1. 书画艺术
    1.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展”迎来收官
    2. 《秋之畅想》(中国画)。新华网发 近日,“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展”先后在广东江门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等地展出,此项展事3月14日移至广东省美术馆,4月20日迎来收官。 “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展”以书法、绘画新作为主,加上文献资料,分“路在足下”“攀高临远”“以学养书”“移情入画”四大版块,呈现了梁江从艺50年来的艺坛行迹、史论著述、书法作品和绘画创作等不同领域的作品。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说:“梁江是改革开放时代迈入艺坛并成为一代美术史论家代表。他的艺术行履和中国美术的当代进程同频共振,为当代中 [详细...]
    1. “郭润文油画展”将在北京开展
    2. 方圆美术馆与艺术家郭润文合作,将于4月19日推出“郭润文油画展”,本次展览共呈现艺术家30余幅近年及往年油画作品,在作品中展现其对于油画语言的独特探索。 我认为,当代艺术强调的是文化针对性,强调的是提出有价值的文化问题。至于采用什么风格、手法,甚至采用架上还是装置实在无所谓。那么对古典油画技法接受还是排斥的争论也就没有意义。 不过站在美术史的角度上来看,从文艺复兴到十八世纪末期对油画技法的争论和改革是相当激烈的,因为当时的画家几乎在同类型的绘画模式下创作,也就是说,采取的是古典写实手法。那么油画技术的高低和改革决定了画家作品优劣,以及在 [详细...]
    1. 张小纲的艺术创作以家乡为滋养,用灵动的笔触展现自然景观的浪漫气息
    2. 2025年4月16日,“捐赠与收藏研究展·南去北来为何事——张小纲艺术展”在湖南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张小纲捐赠湖南美术馆200余件代表性作品,寄寓着他对家乡的感激之情,更是其水彩艺术创新的见证。展览将持续至5月11日。 张小纲40年来坚持着对水彩画的艺术追求。他擅用现代水彩语言表现中国传统题材,尤擅画“荷”,他笔下的荷姿态万千,在静谧与文雅的意境中,展示万物生长的力量。“荷问”包罗荷之万象,蕴含着张小纲对自然与生命的感知和热爱,对水性材料大胆实验,对中国传统绘画技巧的思考,成为其水彩艺术创新发展的基础。 张小纲对水彩画的探索,源于洞庭湖的感 [详细...]
    1. 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公布
    2. 近日,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简称“典型案例”)名单公布,大名草编非遗工坊、繁峙晋绣非遗工坊、阜宁大糕非遗工坊、化橘红中药文化非遗工坊、倚山人手造生活非遗工坊等51个典型案例入选。 《文化和旅游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公布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的通知》(简称《通知》)指出,这批典型案例是在各地积极申报的基础上,经研究遴选并经公示后确定的。 《通知》明确,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非遗工坊建设提质增效,进一步发挥非遗工坊在推动非遗保护、促进就业创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详细...]
    1. 艺术基金管理交流座谈会在大连召开
    2. 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艺术基金管理交流座谈会,4月17日至18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卢映川,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靳国卫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各级艺术基金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和导向,进一步提升资助质量和效果,促进和带动艺术创作生产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要进一步深化艺术基金资助管理机制改革,提升科学规范管理水平。改进资助引导指导,探索管理方式创新,调整优化资助结构,合理安排好资助资金,健全绩效管理体系,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健全监督机制,积极推进成果运用,不断密切政策协同,大力加强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自身建设,更好为促进艺术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服务。 中央宣传 [详细...]
    1. 全国博物馆馆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培训班开展座谈交流
    2. 4月16日,全国博物馆馆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培训班开展座谈交流,国家民委党组书记、主任潘岳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会议强调,博物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我国近7000家博物馆既各具特色,又共同展示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壮阔历史。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广大博物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 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青海省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的6位学员代表作交流发言。国家民委、国家文物局、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关司局(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培训班由国家民委、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央 [详细...]
    1. “松风无尽——谭长德山水画展”将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2. 大山堂堂 谭长德山水画述评 南岳,大山也。 大山堂堂,长松亭亭。 2024年6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谭长德的《松风无尽——谭长德作品文献集》出版。这种人与山川“互藏其宅”的精神在谭长德这里得到新的演绎,其南岳写生既是将南岳风神付诸丹青妙笔的心声,也是他在南岳苦苦追寻的艺术心声——夏义生以《欲搜南岳入心源》为题撰文作序,高度肯定“谭长德为南岳立传之精神”。南岳立传,大道日新。谭长德强调说,在传统中创新,是我一直以来探索的课题。如果只有传统没有创新,肯定是不够的,传统是在延续发展中形成的。前贤荆浩曾说:“吴道子 [详细...]
    1. “云起梦泽——聂松山水画展”在山东画院开展
    2. 《飘渺天倪意之十》 46cm×34cm 2024年 院长寄语 中国山水画历经千载而生生不息,其核心生命力源自“笔墨体系”这一具有稳定性的基因密码。这种稳定性并非僵化的程式固守,而是在以“笔墨当随时代”为内核的动态传承中,于“法”与“破”的辩证中,不断淬炼新语言、开创新审美。 当代画家聂松的山水创作,正是这一文脉的鲜活注脚。其一,聂松从传统笔墨体系中提炼形成个人特色,观其画作,可见他对黄公望、王蒙、黄宾虹一路笔墨结构的深入临习与吸收。他通过浓淡交叠的墨色构建山体,以疏密对比的笔法形态打造山水视觉 [详细...]
    1. 王利军·花鸟画 | 心如皓月,人如风景
    2. 静悟45x60cm 画家凭借画具与画技演绎生活截图,诠释生命意境。高超的画技,貌似出自得心应手的笔端,实则是对画家艺术品位与人文情怀的整个表达。因此,名至实归的优秀画家,不仅须有独特细微的发现眼力,更须有坚实丰厚的心灵底蕴。如此,才能借有限的表现平台,展示无限的想象空间。 肥沃的土壤既能造就参天大树,也能培育奇丽花朵。艺术家的创作路径是相通的,但艺术家的“领悟”与“独白”,却是“唯我”的。这决定了每一位画家,他们虽然各自圆满了自己的艺术追求,但作品中释放出的华彩与魅力,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将客观视物纳入主观视野,被主观提炼升华之后,再 [详细...]
    1. “李津:天台山记”在上海开展
    2. 李津,1958年生于天津,198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2013年被AAC艺术中国评为年度水墨艺术家。2014年被权威艺术杂志《艺术财经》艺术权力榜评为年度艺术家。2015年在上海龙美术馆举办大型回顾展“无名者的生活——李津三十年”。作品被波士顿美术馆、西雅图美术馆、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等机构收藏。 李津:天台山记 展览时间:4月12日-5月13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09:00-18:00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北苏州路490号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28(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