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李津:天台山记”在上海开展
    2. 李津,1958年生于天津,198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2013年被AAC艺术中国评为年度水墨艺术家。2014年被权威艺术杂志《艺术财经》艺术权力榜评为年度艺术家。2015年在上海龙美术馆举办大型回顾展“无名者的生活——李津三十年”。作品被波士顿美术馆、西雅图美术馆、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等机构收藏。 李津:天台山记 展览时间:4月12日-5月13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09:00-18:00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北苏州路490号 [详细...]
    1. “草木有情——叶丽美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在深圳开幕
    2. 【雨过风香】 39cmx52cm 2021年 纸本设色 2025年4月12日下午三点,由中国工笔画学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为学术指导,广东画院、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广东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与关山月美术馆主办,广州画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协办的“草木有情——叶丽美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共展出叶丽美中国工笔画作品80余件。 本次展览充分体现了叶丽美近年来的艺术探索成果,既有大幅力作也有小幅精品,呈现出画家整体的绘画语言和艺术风格。叶丽美突破传统工笔画范式,在当代语境下,以东方美学为基石,传承中国 [详细...]
    1. “致敬逸飞——纪念陈逸飞逝世20周年”展在上海举办
    2. 2025年是陈逸飞逝世二十周年暨诞辰八十周年。由油画家、陈逸飞胞弟陈逸鸣担任总策划的“致敬逸飞——纪念陈逸飞逝世20周年”展于4月12日起在上海金臣亦飞鸣美术馆举办。 展览集结了包括陈逸飞在内的57位艺术家的118幅(件)精品力作。展览呈现了四幅陈逸飞分别创作于1983年和1984年的作品,其中《后花园》《清晨》是他在纽约哈默画廊第一次个展的两幅珍品。 此次参展的50多位艺术家中,有陈逸飞的同学、同事,其中有一些与陈逸飞有着类似的成长经历,并在艺术上颇有成就和影响力的老艺术家,有上海美术界以及各艺术院校的领军人物,还有活跃在第一线的优秀中青 [详细...]
    1. “意与古会——宋陆京山水画精品展”在东莞开展
    2. 为研究、展示岭南画派当今面貌,促进岭南画坛艺术生态的繁荣兴盛,放大可园岭南画派重要策源地文化IP的传播效应,可园博物馆于4月16日至6月6日举办《意与古会——宋陆京山水画精品展》。展览集中展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画院院长宋陆京先生近些年的一系列山水画写生精品,观众可从中感受宋陆京先生作品中烟云缥缈、水墨淋漓、山川万物生机勃勃的气息。 [详细...]
    1. 400余件展品亮相海峡两岸文化艺术展
    2. 近日,由民革陕西省委会、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黄帝陵基金会主办的第十八届海峡两岸文化艺术展在西安举办。 自2008年以来,民革陕西省委会连续举办了十八届海峡两岸文化艺术展,传承有序又不断创新,吸引了台湾地区众多知名人士和团体参展交流,在促进两岸文化融合发展、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届展览首次采用“大联合”方式,邀请多省(区)组织书画家参展,生动阐释“九州同根 两岸一脉”的鲜明主题,讲好两岸一家、人文相亲的中国故事,激发文化交融、国家统一的强大内生动力。 本届展览共展出国画、书法、油画、水彩、版画、雕塑、非遗、装置等400余件展品,展出作品质量和数量再创新高。 [详细...]
    1. 四川美术学院:打造“书法概论”课程改革新模式
    2.   近年来,四川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深化课程教学综合改革,探索书法艺术人才培养新途径。立足“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教学目标,秉持“学生发展中心、高级思维能力培养、以美育人”的教学理念,通过“AI+”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出具有示范效应的“书法概论”艺术课程改革新模式。 内容拓维汇古通今新架构   “书法概论”课程构建“三维育人”教学体系,围绕“知识—能力—价值”融合目标,实施结构化教学内容改革。通过系统梳理书法知识脉络与核心理论范畴,借助“以简驭繁”思维导图减轻学生学习焦虑;依托“以古映今”经典作品解析与辩证思维训练,培育学生历史观照、艺术解构与创新融合能力,实现从技法认知到文化自觉的思维进阶。   “书法概论”课程践行“双轨融通 [详细...]
    1. 办好博物馆这所“社会学校”
    2.   讲述人: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讲解员 赵敏   【一线讲述】     3月21日,由意大利都灵王宫博物馆和深圳市南山博物馆联合承办的《钢铁与荣耀:欧洲骑士盔甲与文化展》特展在南山博物馆开幕,吸引众多市民观展,每逢周六日游客出入馆达上万人次,非常火爆。   人们常说,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客厅。走进南山博物馆,展陈文物古朴又历久弥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这里,通过展陈,人们感受到了各个历史时期南山的不同“姿态”——古代南山沉默千年的模样、近代南山的历史沉淀,改革开放时期南山吹响的号角,以及当下南山昂扬奋进的新面貌。   回想千禧年初的深圳,文化场馆屈指可数。如今漫步在深圳街头,博物馆、美术 [详细...]
    1. 守护刻在崖壁上的文明——川渝石窟寺保护与传承现状调研
    2. 编者按   石窟寺集建筑、雕塑、壁画、书法等艺术于一体,是中国辉煌灿烂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先后考察调研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对石窟寺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2025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首次明确“预防性保护”的法定地位,将文物安全红线从抢救性修补前置到风险防控,进一步为石窟保护提供了依据。我国石窟寺分布广泛、规模庞大,在国内现存的近6000处石窟寺中,有2851处散落在川渝地区,几乎占全国总量的“半壁江山”。2024年8月,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首 [详细...]
    1. “草木有情——叶丽美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隆重开幕
    2. 2025年4月12日下午三点,由中国工笔画学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为学术指导,广东画院、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广东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与关山月美术馆主办,广州画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协办的“草木有情——叶丽美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共展出叶丽美中国工笔画作品80余件。 “草木有情——叶丽美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开幕现场,汇聚艺术界名家、学者及300余位观众和二十多家媒体的关注,形成专业与大众交融的观展热潮。开幕式由学术机构与美术馆联合主办,定位为当代工笔画转型的标杆性展览。叶小燕、林若熹、陈湘波、陈俊宇、袁学君、刘菲菲等专家和学者分别致辞,这场兼具学术高度与公众美育意义的开幕式,引发艺术界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深度思考。 [详细...]
    1. 王利军·人物画 | 笔墨点滴之间渗透着依意取象的境界
    2. 叶浅予 180x98cm 一个执著于艺术的人同时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在生活中体悟人生信念是寻求艺术方位的坐标。利军以一为道,自性走进了心性体验艺术之体,持有深厚写实功底的他以主题画为本,体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职业的成熟;人与人的亲情,再现了一个个“千古江山,英雄无觅”的普通士兵,他们是大公忘我,忠于职守的人。利军能获得这种感觉的笔墨文化理念,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看他画的人物犹如画中人忠于自己的行为一般,笔墨点滴之间渗透着依意取象的境界。 《海风》是一幅清心和畅的水墨人物画,士兵卧在舰艇与海浪的怀抱中,一俯一仰,情随兴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203(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