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湖南美术馆“青扶计划”展开幕
    2. 3月21日,由湖南美术馆主办、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协办的湖南美术馆青扶计划第五期“总有些问题刺破时间”展览在长沙开幕。 湖南美术馆“青年扶持计划”简称“青扶计划”,是集展示、实验、交流、推广、互动、研究等为一体的项目式公共空间,至今已举办5期,扶持了6位青年策展人、50余位青年艺术家,旨在通过对一些鲜明个案的推介与研究,以举办展览、画册出版、学术讲座等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为青年艺术家及策展人们搭建一个专业平台,推进本土艺术生态更加多元发展。 本次展览为“青扶计划”第五期,以“总有些问题刺破时间”命名。当代艺术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时代的困惑与个体的思考。总有些问题刺破时间——正如展览主题所揭示的,艺术家们以敏锐的感知力捕捉时代浪潮的涌动,在全球化与本土性的交织中,用视觉语言叩问身份、生态、记忆与 [详细...]
    1. “多彩巴蜀”跨越文旅时空走廊
    2. “多彩巴蜀——第四届巴蜀文旅走廊美术作品展”于3月25日至4月20日在重庆美术馆展出。 巴蜀之地,以山川形胜铸其筋骨,以人文渊薮养其魂魄。巴蜀文旅走廊,既是“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动脉,更是古老文明与现代性对话的实验场域。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讲好巴蜀文化艺术故事、共建文化旅游走廊的目标,重庆美术馆(院)联合四川省诗书画院、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连续四年推出“巴蜀文旅走廊美术作品展”,形成能够充分彰显巴蜀文化内涵、人文气质、自然景观的美术展览品牌。 本次展览展出巴蜀两地三院及各区县艺术家、高校师生及新文艺群体作品147件(组),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粉画等类型。参展作品既是对巴蜀地区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再现,也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与文化身份的回应,他们通过视觉语言参与到地域文化的塑造与传播中,既承载着 [详细...]
    1. 2026东京·首届中日书画名家作品交流展启动
    2. 为纪念中日友好使者鉴真和尚诞生1338周年,共同推进中日两国文化领域的积极交流和沟通,增进两国国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共溯历史文脉,以新的表现方式诠释东方诗性美学与文化内涵,凸显中日文化的世界性精神和文化创新的意义,“2026东京·首届中日书画名家作品交流展”于近日正式启动。 日本水墨艺术协会和日本华人美术家协会两会会长王子江在展览倒计时1周年之际,代表主办单位在东京宣布,展览筹备工作正式启动,同时邀请国际著名策展人、安徽渐江国画院名誉院长朱同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兼总策展人。展览协办单位是南京崇德书画院、上海文荟书画院,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文化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为后援单位。展览将于2026年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行。 鉴真和尚(688年—763年6月25日),是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的传人,也是日本佛教 [详细...]
    1. “一涂一抹总关情” 黄阿忠个展亮相中华艺术宫
    2. 黄阿忠 水乡 74cm×85cm 布面油画 1996年 3月25日,“黄阿忠:一涂一抹总关情”展览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源于黄阿忠向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捐赠的194幅代表作品,涵盖其1970年代至今各阶段的油画、水墨、水彩等多媒介创作,完整记录了艺术家从“十二人画展”打破陈规到融贯中西的探索历程。 黄阿忠,1952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其作品始终围绕在情感胸臆直抒的驱使之下,浸润于海派精神之中。从上海戏剧学院的求学历程,到师从陈钧德、孔柏基等名家汲取艺术养分;从石库门的斑驳砖墙到外滩的 [详细...]
    1. 以纯粹笔墨行走天涯 林海钟迄今最大个展在京举办
    2. 3月25日,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林海钟迄今最大的个展“慧定生机——林海钟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人美艺术馆开幕。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人美美术馆、浙江山水画研究会承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协办。展览由丘挺作为学术主持,钱晓鸣策展,将展至4月8日。 林海钟教授从艺40年来坚持深入研究中国画艺术的精髓,精研历代先贤笔法精粹,努力做到对古贤技法高妙的神形兼达,力求涵养古今精神的通达,以笔精墨妙的品质直面当代生生不息的火热生活。本次展览中,从宋人笔意,到王蒙、倪云林、黄大痴、文征明、唐寅、石涛、沈周、溥儒等历代大家,林海钟一一严谨地以先贤笔法临写,这些作品并非空穴炫技,都是为教学的现场写照。 本次展览共分为五个板块:大块文章、西湖天下、拟古写生、人生 [详细...]
    1.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作品展在穗展出一览中国画学脉百年塑造之旅
    2. 陈向迅 彩云追月 83.3×124.1cm 3月21日,“光华旦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作品展(广州站)”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盛大启幕。展览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中国美术学院、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主办,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承办,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基金会、广州美术学院特别支持。汇聚老中青三代师生200余件精品力作,系统展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文脉,呈现传统艺术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首站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一经展出便获得广泛关注,此次在春暖花开之际来到广州,光华旦旦, [详细...]
    1. 器道之慰
    2. 茶道 艺术应该像一把舒适的扶手椅,给疲惫的人以慰藉。 ——马蒂斯 茶席之上: 构建身心疗愈的美学空间 茶道注重仪式感,从茶具的摆放、茶叶的挑选到泡茶的步骤,都有严格的讲究。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进入一种安静、平和的状态,远离外界的喧嚣与纷扰。茶室的布置通常简洁雅致,伴随着淡淡的茶香,能让人的身心得到深度放松,缓解压力和焦虑。 茶道涉及到诸多美学元素,如茶具的造型、色泽,茶汤的颜色、质感,以及茶席的布置等。通过欣赏和参与这些元素的搭配与组合,人们能够培养对美 [详细...]
    1. 拥抱艺术,让自己拥有抗压的能力
    2. 莫奈 睡莲系列之一 很想回到小时候,一块钱的摇摇车就能让人十分快乐。 快节奏的年代,内卷成风。成年人的世界,快乐不再廉价,更像一种奢侈品。而忧虑烦恼却无处不在,唾手可得。工作中、生活中的各种压力、焦虑、病痛,山一样大。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有时真的是再加一根稻草就能把人压垮,让人崩溃、绝望。这根稻草虽轻,却像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落下,落下的后果是什么?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祈祷有生之年,它没有落下。 这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如今各种搞笑短视频大受欢迎,可能就是原因之一,它能让大众暂时忘却烦恼,随着视频嘻嘻 [详细...]
    1. 我们都 需要被治愈 记者亲身体验: “艺术疗愈”究竟是什么
    2. 后疫情时代,日益严重的心理亚健康现象已经不容忽视。《2024年心灵状态全球报告》显示,全球情商自2019年起已经连续4年下降,还显示了情感衰退、Z世代心理健康危机、职业倦怠上升、后疫情时代性别差距等问题,这意味着我们进入了一场全球情感衰退。 在第十八个“世界自闭症日”即将到来之际,与之相关的丰富的艺术治疗活动使艺术的心理疗愈作用再次受到关注。在中国,艺术疗愈虽然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却引领着人文精神在医疗领域的回归,如何使这一引进学科立足中国国情,帮助人们解决疾病带来的心理问题,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艺术疗愈师:跨界融合的新职业 [详细...]
    1. “盛世青绿·中国青绿山水画大展——当代青绿山水名家邀请展(北京站)”将开展
    2. 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中国画学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学术立会”的宗旨,此次诚邀在山水画领域卓有建树的名家和青年画家共同参与展览,旨在对当代中国画的创作实践、理论研究、学术创新产生促进意义和推动作用,希冀对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青绿”作为中国山水画古典形态最具特色的视觉形象,以独具魅力的表现方式和蕴含丰富的表现方法,展示着华夏民族崇尚和谐与美好的历史画卷。山水画在其自身的艺术构建中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脉传承,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观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73(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