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大众艺术的现代转型
    2. 社火系列 136×68cm 2023年 王辅民是中国西部社火发源地陇东走出的著名水墨画家,其作品主要以“社火”为题材将民间文化与现代水墨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创作是对社火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再诠释,更蕴含了深刻的人文思考和社会关怀。这种范式既保留了社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核,又赋予其新的艺术生命而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持续生长。王辅民对社火的水墨表现超越了传统“非遗”保护的静态记录或形式模仿,构建了一种以当代转译为主的“活性传承”创新范式。王辅民将社火这一传统民俗转化为现代艺术语言的实践,是一场深具文化自觉的创造性转化。 他借鉴传统社 [详细...]
    1. “贾广健&王辅民双个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展
    2. 好时留作闲看花 人生六十载,问学求艺五十年。面对中国艺术之博大精深,更感六十始己无知! 仰望中华艺术之高峰还想为之增一块砖添一片瓦,为毕生所求矣! 子曰:吾十有吾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白驹过隙,我从天津到北京,来到中国国家画院也整整十七年了!我是在2006年底中国画研究院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之后引进的第一位画家。我深知这对一个从事中国画创作者是多么重要,也深感当时的前辈先贤对我的提携与认可,这样的感动至今也不能忘怀,每每想起,心 [详细...]
    1. 陈明话写生:画以形为先
    2. 云川组系列,68cmx34cm,纸本水墨,2024年 年轻时听导师说,写生就是创作,这是一个高难度课题,写生不仅是简单的物象描摹和再现,而应当视作艺术创作的一部分,在深入观察实景的基础上辅以个性化的构思,写生结束,创作也随之完成。在此期间,逐渐懂得了一些画理,逐渐去靠近写生的真相。但年龄渐长,新的困惑随之而来,慢慢开始思考写生到底意义何在。到底为什么要写生呢?写生的目的何在呢? 中国古典绘画中提倡“师造化”,中国画的“写生”即是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实践。其不同于“描”,比“描”更能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的是人对自然形态更进一步的认知 [详细...]
    1. 故宫多维度丰富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
    2. 7月8日,故宫博物院青少网站英文版、繁体版上线暨2025年故宫—香港青年文化从业者“文化+科技训练营”开营仪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暑期来临,故宫博物院从线上、线下双渠道协同发力,多维度丰富青少年暑期文化活动内容。 故宫博物院青少网站于2015年上线,以手绘插画、动态交互路线、游戏等形式,为青少年提供寓教于乐的内容平台和教学资源服务。此次上线的英文版、繁体版,由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专业翻译团队对内容进行翻译和把关。 2025年故宫—香港青年文化从业者“文化+科技训练营”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从香港4所高校和故宫博物院分别招募青年文化从业者,到故宫进行“文化+科技”主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家授课、机构调研、集体讨论、工作实践等。该训练营为故宫博物院与公益慈善研究院合作推行的五年“万方传播中华文明及文化科技人才培 [详细...]
    1. 第60项!“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 7月10日拍摄的西夏陵1号陵与2号陵(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 鹏 摄 塞纳河畔,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再迎“高光时刻”。 当地时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年恰逢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40周年,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居世界前列。 喜讯传来,无数关心“西夏陵”申遗工作的人欢欣鼓舞。长期研究西夏文化的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院长杜建录说:“西夏陵申遗历经14年不懈努力,此次申遗成功,向国际社会深刻阐释了中华 [详细...]
    1. 何立峰出席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并致辞
    2.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11日在日本大阪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活动并致辞。 何立峰表示,世博会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社会繁荣进步、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重要平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大阪世博会参展工作。在习近平主席亲自关心下,中国馆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精彩亮相,立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集中宣介中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展望中国同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美好愿景。通过精彩的展览展示、丰富的互动体验、多样的文化和交流活动,全球观众必将透过中国馆看到真实美好、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何立峰强调,中日是搬不走的近邻,有着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史。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同石破茂首相举行会晤,为两国关系 [详细...]
    1. 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举行
    2. 7月11日,游客在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外排队等待参观。 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摄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活动11日在大阪世博园区举行。来自中日两国政界、商界、友好团体、媒体和各国家馆代表等400多人参加活动。   活动期间举办了以“华彩中国·共绘未来”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来自陕西省的演出团队以民族歌舞、乐器、戏曲、武术、杂技、街舞等表演形式,在大阪世博会舞台精彩呈现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彰显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勃勃 [详细...]
    1. 汕尾市美术家协会:以丹青妙笔绘就新时代山海华章
    2. 从百人队伍的基础架构到三百余名会员的人才矩阵,不断壮大的汕尾市美术家队伍正在用手中画笔绘就新时代汕尾美术宏图。近年来,汕尾市美术家协会(以下简称“汕尾美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推动汕尾美术事业发展、促进艺术交流创新为己任,不断开拓,砥砺前行。几年来,汕尾美协在创作展览、队伍建设、交流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形象贡献了重要的美术力量。 创作展览结硕果,彰显时代地域风采 汕尾美协立足本地“红色沃土”,鼓励会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汕尾特色的优秀作品。协会紧扣重要时间节点,依托汕尾红色文化根基,策划举办了“革命老区·红色印记”汕尾市美术作品展(2019年)、“红色故土·靓丽明珠”汕尾市美术作品赴穗调展(202 [详细...]
    1. 哥伦比亚国宝级艺术家80余件作品亮相广东
    2. 观众正在观赏画作。张跞乐 摄 由广东美术馆和费尔南多·博特罗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哥伦比亚狂想——博特罗艺术大展”开幕式10日在广东美术馆新馆举行。该展览将持续至11月23日。 费尔南多·博特罗(1932年至2023年)被誉为哥伦比亚国宝级艺术家,是20世纪以来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博特罗的艺术创作始于20世纪40年代,其作品以饱满膨胀的造型和充满张力的构图著称,构建出一个兼具幽默感与秩序感的视觉世界,形成了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博特罗风格”。 该展览汇集博特罗艺术生涯中极具代表性的80余件作品,涵盖 [详细...]
    1. 76件明清扇面山水珍品在广西南宁展出
    2. 展览吸引参观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供图 7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内,76件明清扇面山水珍品集中呈现,吸引游客驻足围观。 “咫尺乾坤——馆藏明清山水画扇面展”,以“四时之美”“笔墨寄情”“桂风雅韵”三大单元为主线,系统呈现明清扇面山水的艺术成就。吴门画派作品清润典雅,金陵画派风格苍润秀逸,“四王”画派展现摹古传承,岭南画家则带来创新笔墨。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清代广西本土画家罗辰、李吉寿、谢元麒等人的作品亦在展览中亮相,其笔下描绘的独秀峰、山城景致等,融汇传统山水灵秀与独特地域风骨,为展览增添了浓厚的人文底蕴。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81(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