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局的日子里》
《在西北局的日子里》一书,以口述和实录的方式记录了西北局老同志在西北局工作和生活期间的亲历、亲见、亲闻,记述了彭德怀、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还原了历史事件;以亲历者、当事人、知情者的讲述与回忆来补充党史中的历史要点和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传递了革命老人对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也将他们的丰富感情融入其中,实现了多种声音的对话和多种情感的交汇,呈现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辉煌历程,赋予了这本书应有的历史质感。
01
2006年我在北京大学读书做研究,春夏之交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80多岁的邵继尧教授夫妇从日本东京飞到北京参加学术会议,期间约我见面。就在那次谈话中,我知道了邵继尧教授夫妇年轻的时候,是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普通干部。从他们那里还得知,中共中央西北局是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与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合并后在1941年5月成立的,全面领导党在西北地区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各项工作,对党在全国范围执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天晚上,我记得邵继尧教授夫妇住的酒店院落里有淡淡的槐花香袭来……在随后2008年还是在这个季节里,在西北大学我又见到了邵继尧教授夫妇,可是邵继尧教授患了重病,精神明显不如以前了,只有在谈及西北局的人和事时,他的双眼依然是很亮和有神。不过,言语不利索了,多是在重复。他常常看着窗外喃喃自语……
再随后不久的日子里,80多岁的邵继尧教授夫妇相互搀扶着,走街问巷,寻找在西北局一起共事还健在的老同事,就这样一个个高龄老前辈们断断续续向我们讲述了许多西北局平凡而又美好岁月里的人和事,也就有了眼前这本《在西北局的日子里》的出版……
在这部书里,百岁老人张邦英深情回忆了他与习仲勋在陕北度过的艰难岁月,万千艰苦,一笔带过,充满着智者经历后的豁达与乐观。
九旬老人何载讲述了西北局为中共中央决策起到的作用,其中西北局在人才输送方面,为大西北的贡献,很少见,令人信服“西北局支援了全国,全国也支援了西北局”,老人挥笔写下的“实事求是”,诠释了他讲述所秉持的原则。
马松林老人讲述说习仲勋是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老人回忆说,1947年,陕北人民为支援中共中央勒紧裤带度日。一日,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召开问询群众意见会,看到一位抱孩子的妇女。妇女怀里的孩子举着块全糠菜饼在啃。习仲勋流着泪说,孩子吃糠饼,说明大人连糠也吃不上,我这个人民的勤务员,心里万分难受呀。说着哭出声来,周围的人见状,也哭起来……老乡看见习仲勋在哭,就说,习书记,仲勋呀,你们不要难过,这不怪你们,不怪边区党,不怪边区政府,共产党和你们一心为人民着想,你们的心和边区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的……
这些话至今仍让人不禁热泪涟涟!
为了不影响缺水吃的老乡的生活,习仲勋让参谋通报全军,不准吃老乡水窖里的饮用水。马松林老人的回忆里还有一个小故事,非常感人:一位战士被三边和陇东的一种蝎尾草刺伤,疼痛难忍,习仲勋指导大家给这位战士拔去了包括臀部在内的毒草刺。
张志功老人讲述跟随习老难忘的20年里一些事情,青海省省长孙作宾“文革”期间被从省长撸到图书馆馆长,门前冷落,许多人唯恐躲之不及,习仲勋去青海,却专门看望孙作宾,两人畅谈了很久。张志功还写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习老与毛主席周总理的工资级别是一样的,均为三级,但他家人花费甚少,只有百十块钱,对有些来自老区的人,习仲勋不但招呼款待,安排旅游,临走还买了火车票送行。
此外,史宏老人深情回忆黄植与习仲勋的交往,张振邦回忆为西北局种粮食,孙炳文讲述贴身跟随习老整八载,邵继尧老人的“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张玉英老人的“怀念”,吉世霖老人的“西北局繁华往事”,郝树华的“快乐时光”,彭寿仁的“日子”,王志强的“日日夜夜”,王效民的“随父母转战西北”……
02
这些带着情感、语气和体温的滚烫的回忆,让这些老人们仿佛又回到了西北局的岁月里。张邦英老人挥毫题词“怀念西北局,情系延安魂”,王定国老人的题词“西北岁月”,吉世霖老人题词“激情岁月难以忘怀”……看得出来,这些老人共同缅怀的是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西北局已经成为这些老人心中永远的丰碑!
在这部书的“后记”里,我写到,这些曾经叱咤风云度过峥嵘岁月的老人,回忆起西北局的日子,追寻信念理想、追寻温暖春光的往事,却依然激情满怀。这是因为,西北局留下了沉甸甸的财富,譬如,西北局实行了三三制,建立了新型民主制和民主政权的尝试,用毛泽东的话讲,要让边区给全国做个样板,“推动全国民主化”;西北局在处理西北民族问题方面,坚持最大限度的团结争取政策,让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成为维护边疆稳定的根本;西北局主要领导人强调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反“左倾”,保证党的正确路线能认真贯彻执行;西北局坚持培育种苗般培养干部,坚持自觉学习、自我教育等等,都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都成为党和国家革命和建设的永恒财富。
事实上,也正是西北局这些人和事,这段历史,因此就有了雄壮和有力。尽管西北局光辉历程仅有十三年零八个月,但在他们生活的黄土高原的沟壑峁墚,激动着血脉,蕴含生命的绽放,喷薄而出的辉煌与骄傲,构成生命的机体,却是那么的丰富和精彩。书中所访问的老人,都已经离休多年了,大多数是八九十岁以上的老人了,他们在记忆、叙述、书写和精力方面,有许多难为外人道的困难与障碍。更因为一些条件的限制,有许多西北局的老人未找到,有许多西北局发生的事情未写及,我除了遗憾便是深深的歉疚,唯有以后再补写了。尽管如此,将近五个春秋,为一段珍贵的历史,为一段弥足珍贵的岁月,勾勒出了清晰面目,这段历史,也因此就有了荣光和微笑……
03
书稿写就了,联系出版却费尽了周折。最终母校——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接纳了这部书稿。可惜书稿还未出版,有几位老人就先后去世了,其中就有我的老师邵继尧教授,他为这部书稿倾注巨大的精力和心血,他是多么想亲手抚摸和翻阅一下这部书呀!
2009年初秋,习仲勋夫人齐心老前辈用了近半年的时间,认真读阅了这部书稿,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中共中央前总书记胡耀邦之子胡德平先生为本书写了非常真挚的序言。2016年5月初夏,韩国最大的中文出版社东文选出版社辛成大先生等人,到中国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洽谈本书韩文版事宜。2017年初秋,《在西北局的日子里》在韩国首尔正式出版……
2018年又是5月的季节,《在西北局的日子里》韩文版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看到西北局几位重要领导的后代,高岗之子高燕生、马文瑞之子马晓文、贾拓夫之子贾虹生、张邦英之子张亚东、孙作宾之女孙晓北,不禁让我想起了令人无比敬仰的西北局彭德怀、习仲勋,以及这几位后代的父亲们——那些西北局的先辈们……
我也想起了12年前的这个季节里,与恩师邵继尧教授夫妇在北京的见面,眼前随即出现了他儒雅的谈吐和那双明亮有神的眼睛,还有那淡淡的槐花香……我的眼睛湿润了,而后,情难自已……
纪念西北局的先辈们!
纪念西北局!
2018年5月11日于北京广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