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画家孔奇丨寻常见诗意 赤诚铸匠心

      作者:梅冬阁2024-08-22 08:32:11 来源:新华网

        “欣赏他的山水画,你会产生‘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的那份物我两忘的优雅情怀。”这是原湖北省文联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对孔奇画作的点评。

        我们都知道孔奇以人物画成名,兼作山水、花鸟,他以传统的笔墨演绎现代的风格,以独具一格方式展现自然灵秀和人间至美,一幅幅充满鲜活气息的作品中,扑面而来的是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力,以及热爱生活、关注普通群体的质朴情怀,影响社会各界的重视。

        大朴不雕,大美壮哉。他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央军委、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国际艺苑、中央电视台、中国台湾国父纪念馆和一些国家艺术馆、画廊及收藏家收藏。他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曾在《美术》、《中国画》、《国画家》、《书与画》、《中国美术》、《人民日报》、《人民中国》、香港《收藏天地》、台湾《雄狮美术》等数百余家重要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和专版评介,是我国最具实力的画家之一。

        孔奇历任中国国家工美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民族画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他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多所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圣裔绘丹青

        2015年在中国美术馆,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圣裔丹青·孔奇绘画艺术展”,于3月15日开幕后,规格高、人气旺、誉满京城。

        这次艺术展共展出孔奇精品力作108幅,涵盖了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画种涉及国画、油画、水粉等种类门类。题材广泛,个性鲜明,充分展示了孔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以及各具特色的艺术面貌。

        艺术展之所以命名为“圣裔丹青”,源于画家孔奇的特殊身份——他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孙。

        怀着对先祖敬仰之心和历史担当,早在世纪之初,孔奇就开始拿起画笔创作《孔子像》《孔子行教图》《孔子周游列国》《六艺》《四圣七十二贤》以及“三孔”写生等。他充满激情地创作了近百幅油画,表达对先贤的崇敬,同时也着力为宣传儒家思想、弘扬民族传文化作出贡献。

        2012年,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政府文史馆联合主办,《大美唯朴·孔奇绘画艺术展》在湖北美术馆展出,影响极大、规格极高,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省委常委、秘书长傅德辉亲临现场祝贺指导。开幕式参加人数3000余人,是湖北个人画展中破纪录的一次。可见孔奇的人缘之好、艺品之高。

        2018年山东孔子博物馆开馆开馆首展就是孔奇油画“诗礼传家”,反映孔子儒家思想创作和“三孔”写生作品共73幅。由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湖北省文联、孔子博物馆等联合主办。中国文联领导、山东省、湖北省有关领导到场祝贺,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展览。

        孔奇于1950年出生于湖北通山,画室名“载真堂”。青年时代的孔奇投身军中,他从一个稚气的少年转变为一名成熟的青年军人,在川西攀枝花开始了他五年的军旅生涯。在那里,开始拿起画笔画油画、速写、素描。军营生活开拓了他的眼界和胸襟,使他了解了生活的丰富和复杂。他的绘画也因此在沸腾的生活中得到锤炼和自信。

        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之间,孔奇先后在武汉工业大学、湖北省美术院、中央美术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完成学业。难能可贵的是,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和国画系学习期间,他得到当今大师李可染、叶浅予、卢沉、周思聪、冯法祀、靳尚宜、赵友萍等先生的亲自教诲。十年寒窗,漫长的求学生涯中使他在传统技法上有了突破,在艺术的观念上也有了新的转换。

        “读孔奇作品的第一个感觉是他画得潇洒自由,他不为客观对象所束缚,信手涂抹,作品似天然而成。”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邵大箴对孔奇的画作予以高度评价。邵大箴认为,“孔奇之所以能在自由和严谨之间驾驭自如,一是靠他的造型基础功力,二是靠他的艺术修养。”

        “他很全面,人物、山水、花鸟、油画、水粉都画得很好,有格调、有生活、有时代气息。”这是美术界权威人士对孔奇的评价。孔奇在表现手法上有独到之处,笔墨表现上也非常丰富,造型基本功很好,画面处理很和谐,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寻常见诗意

        在画家孔奇的笔下,生命是一道充满情调的精神风景。

        《中国美术》主编徐恩存认为,孔奇以“自然与空间”为主题的水墨人物画,展开并演绎的正是生命的情怀与诗意,并凝聚为点、线、墨、色构成的意象符号与近于抽象的图式。“在关于生命主题的水墨文本中,生命的物质并不是关注的要点,生命的精神之美才是画家的重要关注点。”

        孔奇的作品中,往往体现出鲜明的价值取向,以及不同寻常的艺术起点。

        “自然与空间”主题下的作品,主要以女性之美和母爱的深情表现为主要意蕴,其中漾溢着中国艺术精神和现代的抒情气质,这看似是形式价值的选择,从深层意识看去却是对“人”的主题的呼唤与“艺术回到自身”的苏醒的结果。如此,就有了孔奇笔下的女性意象之美与生命诗意的表现。

        孔奇善于捕捉生活的诗意感觉。他把如何看待现实转换为如何想像现实,以想像现实对“存在”作出诗意的再创造。

        国画《都市阳光系列》,孔奇以优雅、洒脱与娴熟的艺术方式,为自己创造的一个“语言”的图式,他在画作中强调一种生存空间的“感觉”,而不是刻意去描绘车水马龙、楼群拥挤的现实景象。在某种程度上,画家运用的是朦胧与象征性的语言,点到为止,借以暗示、隐喻、承载“城市”的庞大和复杂内容。在其中,他也为这个时代保存了一份动情的忧郁和感伤——消逝了的永不再来,新异的出现需要用时间去面对畅想。

        《西北印象系列》,孔奇则表现了生活的深度。物质表象,语言和语言,语言与感觉之间的细微差异,都是《西北印象系列》的突出特征。徐恩存认为,《西北印象系列》在孔奇那里,乃是一个绵延、幽深的世界,画家的智慧与才情在于如何使它获得语言的表达,并开启了新的路径。难以索解的现实,对应的正是油画语言的朦胧与象征。可见,孔奇的油画是重视绘画内在的美学建构的,对形式、空间、语言、结构、想象的方式深怀求新的渴望,而他面对世界庞杂斑驳的面貌产生的情绪与忧思,不仅是画家内心意绪的抒写,也是这一代人共同的“西部”感觉,同时也是绘画世界不可分割的部分。

        文以载道,画亦载道。《工地写生组画》,则源于孔奇对当代现实深刻的体验与感知,聚焦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

        孔奇说,想到自己是个画家时,就感觉到有一种责任和良知,那就是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画家,就必须关注社会、关注时代、关注火热的现实生活,就应该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去描写那些崇高、神圣的场面,塑造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普通劳动者的形象。每当我深入工地,融入到那些挥汗如雨的农民工之中,我才真切地感受到农民工的质朴艰辛和可爱,他们才是真正的城市建设者,真正的英雄。

        “‘农民工’已经成为建设和美化城市的主力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哪里最累、最苦、最脏、最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他们不仅把汗水和热情,也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不断发展壮大的事业中。”孔奇说,“在我的心目中,他们是最平凡的,也是最伟大的,是真、善、美的化身。这也就是近几年来我之所以把创作重点转移到表现‘农民工’这个大群体的原因之所在。”

        艺术,往往是诗性地想象生命的可能性,以及如何诗意地存在。在孔奇那里,这一切都被表现为一种朴素的风格与气息,一切都在朴素中得到真诚的表达。

        载真守朴,绘就佳作。

        “生于九宫山下的他,从小接受鄂南山水的熏陶,晨岚夕雾、春花秋月都曾是他生命中最好的营养。”熊召政说,孔奇是一个在沉静中求灿烂的人,相信他的灿烂会保持下去,会从簇簇芳菲进入满山杜鹃的境界。

        赤诚铸匠心

        2017年7月22日,烈日如炬,骄阳似火。

        但炎热的天气挡不住现场嘉宾、观众如火如荼的热情。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人头攒动,大家为同一件事而相聚——“一带一路·新疆行孔奇油画作品展”开幕式。

        画展中,展出的88幅油画作品,全是孔奇在近期考察新疆风土人情后所作,从艺术的角度浓墨重彩的描绘了新疆的民俗风貌,给参观者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盛宴。

        谈及创作初衷,孔奇说,到了新疆后才真正知道新疆之大。“她的‘大’,不限于地域辽阔,而是新疆的气势于她的外观雄壮多姿、地貌复杂多变、物产丰富多样,资源广博,历史悠久厚重,民风淳朴豪放、多种文化荟萃,景色雄奇瑰丽,展示了新疆的气象万千、风情各异,是一部写不完的博大精深的书,画不完的奇幻多彩的画。”

        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新疆人文地域深厚的内涵,领略了万种风情的神韵,这些激发了孔奇的创作热情,他先后画了近80幅反映新疆少数民族的油画作品,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认识新疆、大爱新疆。绵延万里的古老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画就是其中的精髓。孔奇到新疆采风,深入到民间,创造艺术之美,创作了一大批反应新疆民族风情的油画,再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丰富历史。创作的油画,表现了孔奇对“一带一路”的美好祝愿,体现了一位画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潜心创作,孔奇也收获诸多认可与奖项。1980年,湖北省仅有两件国画作品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孔奇的作品《放》就是其中之一;1998年,国画《又是一个春天》入选“中国新时期文化艺术创作大赛展”,获一等奖;2003年,国画《安详的日子》入选“第四届海峡两岸书画大展”,并获金奖;2004年,国画《春到枝头》入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第二届全国优秀书画作品展”,获金奖;2008年,国画《玫瑰花开》入选“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全国工艺美术精粹展”,获金奖……

        目前,孔奇已在新加坡、日本、泰国、新西兰、韩国、马来西亚、尼泊尔、美国、法国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多次举办展览。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他的作品集“大红袍”画册《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孔奇》、荣宝斋出版社出版了《荣宝斋画谱》等三十多部专集。

        此外,他还出版有《孔奇画集》《孔奇国画作品精选》《孔奇山水画集》《自然·空间》《孔奇作品集》《孔奇速写素描集》《21世纪有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孔奇人物画》《当代实力派画家艺术研究·孔奇》《大美唯朴·孔奇工地写生油画集》等国内有影响专著。

        孔奇的艺术造诣之高,和我国许多著名画家,如方曾先、范曾、王子武、何家英等出版过合集画册,说明得了大家的认可。

        “孔奇的作品天然而成,在充满鲜活气息的一幅幅作品中,扑面而来的是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力。”湖北省委时任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说,“我们要培养大批名家大师,对像孔奇这样已经具有相当成就的名家大师,要给予更多的宣传和尊重。”

        佳作不断,艺术之树长青,但孔奇也有小的遗憾,按照孔奇的艺术成就,应该更多的待遇和推广,而孔奇话语不多,不善搞关系宣传自己,所以失去了很多机会。他想为湖北的美术事业发展多作一些贡献,但缺少合适契机。如今,73岁的孔奇仍在潜心作画,每天坚持8、9个小时,有时甚至是十几小时都在静心作画。

        他是一个非常勤奋又有才情的画家。他已在很多国家办过画展,并且在国内许多重要省级美术馆、博物馆办过画展,如海南海口、福建福州、山东济南、四川成都、上海、甘肃兰州、广东中山等地先后举办过20多次个人画展,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和观众的高度评价。

        他是一个全才画家,他身上流淌着孔子家族的血液,传承和创新儒家的美学思想,是一个有思想、有格调的画家。他提携后进、培养人才、传授学生、桃李满门,为孔圣家风增光添彩,是一个真正德艺双馨艺术家。他始终坚信:“作品如何,自会有公论。作为一名湖北籍画家,我要努力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奉献社会。”

        孔奇说:“多年来,绘画只是我体验人生快乐和自我满足的一种过程,更多的是我把真诚献给这个伟大的时代,让人类更加充满着美和爱。”

      thread
      thread
      Processed in 0.045(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