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故宫博物院藏 文竹金漆里柿子式盒
    2. 文竹金漆里柿子式盒以黄杨木制成,其木质柔韧细密、色泽淡黄无疵。整器雕刻成柿子的形状,通体镶嵌竹黄。柿盒从中部可以一分为二,盖子和盒身通过子母口扣合,内壁涂有金漆。盖钮部分雕刻成柿蒂状,色泽和质地与竹黄相得益彰。柿蒂逼真,观之喜人。清朝中期颇为流行的文竹仿生器具是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具的陈设品,一般被放置在几案与格架之上,以装点生活。这件柿形盒既展现了文竹仿生器具匠人的巧思与技艺,更体现了当时生活的精致与品位。 [详细...]
    1. “限次”能破预约难的局吗?
    2. 为应对预约难和“黄牛”倒票现象,近期,有文博场馆推出“限次预约”政策,规定每人每周预约次数。其初衷是探索对公共文化资源的公平分配,却引发了文博爱好者的质疑:为了一座博物馆奔赴一座城,想连续数日沉浸式观展的观众热情该如何安放? “限次预约”的初衷是好的。节假日期间,热门场馆一票难求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满足更多观众的参观需求,限制个人预约频次,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更多观众的预约成功率。 然而,那些专程为一家博物馆奔赴一座城的观众,往往是文化传播最忠实的使者和最具感染力的代言人。他们深度体验后发挥出的影响力,远非打卡式参观所能比拟。若“每人每周限制预约2次”的措施冷却了这份热情,处理方式实在缺乏人性化与多元化。 破解这一困局,需要突破“限”与“放”的思维,转向更精细、更具弹性的智慧管理 [详细...]
    1. 为全球文物防震提供中国方案
    2. 日前,国际标准化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ISO/TC 349)第一届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的A级联络组织国际文物保护修复学会(IIC)的80余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会议。国内外技术专家对7项国际标准新提案进行了热烈且富有成效的讨论。 经会议决议,5项国际标准提案将在会后开启立项投票程序,其中由我国技术专家提出的《文化遗产保护—壁画—病害分类》《文化遗产保护—丝织品文物病害分类》和《文化遗产保护—古陶瓷—科学表征》三项国际标准提案入选。同时,我国专家将牵头成立“书画文物保护”预研项目工作组,并开展国际标准预研工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秘书、故宫博物院文保标准部主任曲亮介绍了该委员会的组织结构情况:“国际标准化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 [详细...]
    1. 恭王府博物馆与法国尚蒂伊庄园签署友好合作协议
    2. 11月6日,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法国尚蒂伊庄园友好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根据协议,未来双方将在文化遗产保护、藏品数字化、学术研究,以及文化旅游推广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文明传承与创新路径。 位于中国北京市什刹海畔的恭王府是北京保存相对完整且对公众全面开放的清代王府建筑群,集清代建筑艺术精华、深厚历史人文内涵与中式园林美学典范于一体。坐落于法国巴黎近郊的尚蒂伊庄园,则是法兰西的瑰宝,以其宏伟的文艺复兴风格城堡、珍贵的中世纪藏品,以及广袤雅致的古典法式园林闻名于世。两者虽远隔万里,却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上,有着深刻共鸣。 近年来,恭王府博物馆积极推动文化出海,着力讲好中国故事,先后赴拉脱维亚、法国、新加坡、美国、瑞士,举办“四时书房”“安善萃锦”主题展览、“恭王府服饰秀”及“福到了”系列 [详细...]
    1. 中国文化馆年会将首次在北京举办
    2. 11月7日,2025年中国文化馆年会新闻通气会在北京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11月12日,2025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将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启幕。 作为全国文化馆行业盛会,中国文化馆年会首次在北京举办,依托城市副中心资源,联动京津冀协同办会,将全面展示文化馆事业发展成果,深入探讨科技赋能路径。 本届年会主题为“爱艺术 爱生活 爱上文化馆”,以“时代聚焦,承前启后”“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融合,激发活力”“群星闪耀,精彩呈现”四大亮点,呈现文化馆的功能拓展与模式创新,并通过开幕活动、专题交流、主题展览、文采会、群众文艺展演、闭幕活动六大活动板块的联动,全景展现新时代文化馆事业发展的新风貌、新成果、新气象。 针对本次年会,北京市通州区推出多条服务举措,包括百万文旅消费券“通通惠 [详细...]
    1. 气象与心象之间——刘万鸣的花鸟之境
    2. 太行真秋,气贯宇宙(国画) 300×140厘米 2010年 刘万鸣 在当代中国画坛中,刘万鸣艺术的独特性在于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内在生长”的张力。他从传统花鸟画的笔墨系统出发,转而在观念、结构与绘画语言层面展开探索。本次在山东美术馆举办的“与物为春——刘万鸣艺术展”,既是一场绘画语言的自我回望,也是一种艺术精神的精进之旅。展览作品勾勒出一条清晰的艺术向度——即以传统为体、以心境为旨、以探索为路的完整艺术创作谱系,我们循此观看,可以品读刘万鸣花鸟画的艺术之路。 搜妙:从物象到气象的转化 “搜妙”取 [详细...]
    1. 以“花鸟画”展长安新风
    2. 春花芍药(国画) 1976年 34.2×34.8厘米 石鲁 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特别策划主办的“时代长安——陕西当代中国花鸟画研究展”是首次对陕西当代中国花鸟画进行全面、系统、专题性的研究与展示,也是该馆继“时代长安——陕西当代中国人物画研究展”“时代长安——陕西当代中国山水画研究展”之后“时代长安”系列推出的第三届展览。展览将于11月15日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幕。《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本期专访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王潇,深度解读此次展览。 问:请您介绍一下此次展览的核心主旨与筹备背景。“时代长安”系列展 [详细...]
    1. 2025童心绘城青少年美术书法作品展在北京开幕
    2. 展览现场。记者 卢旭 摄 11月8日,“南北童心共聚力,共绘千年运河景——2025童心绘城青少年美术书法作品展”在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风尚美术馆开幕。展览由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苏州图书馆、苏州市姑苏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苏州市姑苏区教育体育和文化旅游委员会主办,以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为纽带,汇聚京苏两地136件获奖作品,展现新时代青少年对千年运河文化的独特理解和创意表达。 [详细...]
    1. 不能把美育简单等同于艺术教育
    2.    【各抒己见】   美育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美育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深化高校美育工作,是新时代教育发展亟待深入探索的议题。近日,光明日报《教育周刊》刊发大学博物馆与美育的相关文章,引发笔者共鸣。基于多年的高校美育及艺术教育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当前高校美育工作中亟须明晰三点认识。 准确认识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谈及美育,人们往往下意识地将其与艺术教育画上等号,这是对美育的片面理解。美育与艺术教育是两个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的概念,明确二者的关系是美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在人与世界 [详细...]
    1. 武汉SKP周年庆呈现《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超现实艺术展
    2. 武汉SKP周年庆携手頌艺术中心联合呈现《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超现实艺术展 总策划苏芒亲临开幕,共启视觉与心灵之旅 继今夏「风吹草木皆有声」艺术展引发广泛关注后,武汉SKP于周年庆之际再度深化艺术与商业的融合,推出超现实视错觉艺术展《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该展览由时尚文化先锋苏芒担任总策划,邓婷策展,頌艺术中心出品,将于2025年11月5日至12月4日在武汉SKP 4F RDV GALLERY面向公众开放。11月10日,展览总策划苏芒女士亲临现场,与现场观众共同步入这场融合视错觉艺术与哲学思考的视觉之旅。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66(s)   5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