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李白那“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的《蜀道难》,以其无穷魅力,吸引着历代读者去索解与寻味。千百年来,人们采用注、疏、分类补注等方式,考察字词句篇,研究创作时地,分析主题理念,鉴赏艺术神韵,衍生诸多韵味深长的《蜀道难》“文字阐释”文献。与之相应的是,明人沈周另辟蹊径,以点线、色彩、构图、布局等手段,将自我对《蜀道难》的理解与认识外化为图像,创作设色山水画《蜀道难图》,实现该诗由“文字阐释”向“图像呈现”的形态嬗变,在后世产生广泛影响。对之进行考察,能形成关于李白《蜀道难》理解阐释传播问题的立体性认知,丰富古代文学的“文—图”观照视域。
据现存文献,沈周于弘治二年(1489年)七月廿日书写《蜀道难》,并绘制图画,由是生成书画合璧形态的《蜀道难图》,并在士林多有流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