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观看中的再观看—​—任哲的油画新作
    2. 目光No.5(油画) 76×55厘米 2023年 任哲 因为在中国美术馆展览中合作的缘由,我和任哲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与交往,他对待工作、艺术和人的诚恳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任哲有文化情怀,对艺术有求真精神,我们有共同语言。 任哲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学的是油画,工作以后又去中央美术学院读了研究生。他在中国美术馆的工作让他能够接触到大量的美术作品,能直观地看到美术发展的阶段与全貌。这种历时与共时的作品展览,使他对艺术的真意与隐藏其中的价值有了深刻的感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参照。 美术馆是与艺术相遇和对话的地方,在静谧的展 [详细...]
    1. 图像·记忆:重构革命叙事的视觉场域
    2. 红军山(漆画) 120×180厘米 2019年 洪堂安 江西这片红色土地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内在动力,他们的作品天然带有强烈的革命印记和时代精神。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江西省美术馆联合赣州美术馆、宜春市美术馆推出展览“图像·记忆——美术作品中的革命叙事与精神图式”,以跨学科融合的策展视角,推动艺术创作与展览策划相结合,重构革命叙事的视觉场域。 回溯红色主题艺术作品的创作历程,我们发现在内容表达和艺术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方面,在历史与美术动态共生的关系中,红色革命历史打破了传统 [详细...]
    1. 崔振宽山水艺术的笔墨新境界
    2. 剪不断理还乱二〇二五的点线二(国画) 202×161厘米 2025年 崔振宽 山水,大物也。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山水的这一定位蕴含三重所指:自然性、创造性、精神性。惟其为大物,千古万里,千墨万笔,山水愈见其大。使山水愈见其大者,代有大师化育之、充实之、丰富之、升华之,在当代,崔振宽是为中国山水画发展真有大贡献者。 崔振宽的贡献源于一生谋一事的久久为功,换言之,就是以坚韧的创造意志深耕笔墨,创作了数以万计笔精墨妙的艺术作品,构建了博大精深的笔墨系统。崔振宽据于笔墨、发挥笔墨、归于笔墨,并终于开出笔墨之花。 [详细...]
    1. 造化为我——赖少其与现代山水画创作研究展
    2. 白云山(国画) 67×45厘米 1988年 赖少其 山水有情,丹青载道。8月19日,“纪念赖少其诞辰110周年:造化为我——赖少其与现代山水画创作研究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广州艺术博物院主办、广东省博物馆支持,并得到赖少其家属及合肥市文化馆(赖少其艺术馆)的协助,以131件精品力作,系统梳理赖少其的艺术生涯,同时串联起从明末清初至当代的山水画演进史。 展览以“与古为徒”“我师造化”“不拘一格”“大象无形”四章展开,呈现从明末清初到当代53位艺术家的创作,涵 [详细...]
    1. 人生短 艺术长——丰子恺艺术展
    2. 土产交流(国画) 27.5×24厘米 丰子恺 上海中国画院藏 今年是上海中国画院成立65周年,也是丰子恺先生逝世50周年。近日,由上海中国画院与丰子恺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人生短 艺术长——丰子恺艺术展”在程十发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精心挑选了近200件丰子恺的书画作品和重要文献资料,其中包含多件首次与公众见面的家藏珍品,全方位展现了这位艺术大师书画艺术中的诗意、谐趣与哲理。 在抗战时期,丰子恺以笔为武器,创作了大量宣传抗战的作品,激励人们奋起抵抗外敌。和平年代,他又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歌颂祖国和人民,表达对新中国的热爱和 [详细...]
    1. 从“记忆剧场” ​看银川当代美术馆十年生长印记
    2. “声东击西”——东亚水墨艺术的当代再造展览现场 十年前,银川当代美术馆在黄河西岸的湿地芦苇间落地。从最初的构思到如今的艺术空间,美术馆已逐渐形成了鲜明的面貌和文化理念,始终保持着与环境、与时代的紧密联系。 近日,银川当代美术馆内挑高12米的2号展厅被打造为一座“记忆剧场”——“十/10银川当代美术馆十周年特展”,全面回顾银川当代美术馆自2015年至2025年的十年历程。展览通过文献、照片、影像、实物和现场重现等方式,银川当代美术馆的五大工作领域——展览策划、典藏研究、公共教育、设计出版与公关传播——得以系统呈现与梳理。展览空间中特设的“关系 [详细...]
    1. 33件馆藏珍品 勾勒关山月艺术中的民族精神图谱
    2. 关山月作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代表艺术家,在抗战烽火中以笔为戈,绘制出一幅幅染着硝烟,反映民族抗战历史、熔铸了艺术家生命情感和抗争精神的作品。这些作品构筑了“烽火铸骨——关山月艺术中的民族精神图谱”——由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精心策划推出的此次特展,以33件馆藏珍品为主线,通过关山月的艺术实践,勾连起民族救亡与复兴的精神脉络,深刻诠释“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真谛。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俊宇介绍,20世纪30年代末,面对民族危难,青年关山月毅然迈向烽火艺坛。在抗战洪流中,他自觉肩负民族安危,以饱含激情的笔触投身救亡图存的文艺事业,开启了以抗战画和行旅写生表达民族振兴理想的创 [详细...]
    1. 中流砥柱 磅礴交响
    2. 小八路(油画) 1979年 肖峰 宋韧 8月1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中流砥柱——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展览汇聚李苦禅、吴作人、靳尚谊、詹建俊、肖峰等300余位艺术家的近400件力作,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种形式,通过“民族脊梁”“众志成城”“得道多助”“维护和平”四大板块,以艺术之笔重述抗战史诗,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抗战的 [详细...]
    1. 丹青绘就研学新图景
    2. 这个暑期,全国各大专业美术机构的研学活动如夏日繁花般绽放。从红色主题的艺术熏陶,到传统与科技碰撞的创意体验,从专业场馆的深度探索,到走出画室的自然写生,这些活动不仅为参与者打开了艺术之门,更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美育浸润与精神传承。 在刀刻笔绘中传承红色基因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平颂”美术作品展于7月19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的近80件作品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中国美术馆两家主办单位的藏品构成,涵盖中国画、油画、雕塑、版画等多个艺术门类,创作时间跨越百余年,体现了中外艺术家在不同文化视野下对和平主题的共同表达。凭借其深刻的主题立意和丰富的艺术呈现,该展览已成为今夏亲子研学活动的热门之选。 以艺术为桥,让红色记忆可 [详细...]
    1. 国际漫画创作与传播研讨会在京举行
    2. 8月23日,“一画胜千言——新时代国际漫画创作与传播”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讽刺与幽默》报社联合主办。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研讨会旨在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漫画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更好为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服务。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漫画作为一种无国界的艺术形态,兼具冲击力和趣味性,传播面广、接受度高、渗透性强,是国际传播的有效载体,具有独特优势。要继续以漫画“为媒”,更好地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61(s)   5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