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厚朴苍美”罗凯珠油画作品展线上展出
    2. 罗凯珠 年轮 180×122cm 油画 近日,线上展“‘南海风来’第4回——‘厚朴苍美’罗凯珠油画作品展”发布,展出了女画家罗凯珠廿年来深耕艺坛的油画力作。 她曾多次深入藏区采风写生,感受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风貌。她笔下的藏民题材作品,以深沉饱满的色彩刻画了平和朴实、沧桑坚韧的藏民群像,展现了藏民的质朴与虔诚,呈现了高原人民生活的状态。 罗凯珠的油画深受19世纪法国巴比松画派画家米勒以及俄罗斯油画大家列宾、苏里柯夫厚重深沉的现实主义画风影响,追求大气、浑朴、苍美的内蕴气格。画展同时展出她的逆光风景与静物题材的写生创作。该 [详细...]
    1. “大地拾遗·青少年创意设计(装置)展”提供美育样本与创新实践
    2. 玩家 “大地拾遗·青少年创意设计(装置)展” 现场 艺术以“世界的发现与人的发现”为内核;教育以“人的保存与发展”为使命;学院以“引导心灵向上、推动社会创新”为理想。 8月12日,由中国美术学院指导、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主办的第三届“大地拾遗·青少年创意设计(装置)展”在杭州全山石艺术中心正式开幕。展览将持续至8月30日。 本届展览呼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的目标,确立“生长在·成长为”主题,聚焦青少年艺术创作与社会责任的深度融合,聚焦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认知、社会关系及未来 [详细...]
    1. “赖少其与现代山水画创作研究展”在广州举办
    2. 赖少其 白云山 67×45cm 纸本设色 1988年 赖少其家属藏 山水有情,丹青载道。8月19日,“纪念赖少其诞辰110周年:造化为我——赖少其与现代山水画创作研究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正式开幕。恰逢赖少其诞辰110周年,本次专题展览围绕赖少其山水画创作中四个重要阶段展开,精选131件(实物166件)作品,涵盖从明末清初到当代53位艺术家的创作。 赖少其(1915—2000年),广东普宁人。1932年考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西洋画系。1934年参加“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成为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重要成员。抗战时期投身抗日宣传 [详细...]
    1. 379种衢州珍禽“集体亮相”美术馆, 原来陶渊明的诗意在这里
    2. 罗剑华 珍禽图 240×200cm 国画 8月15日,“百鸟朝凤——国家森林公园的衢州珍禽美术摄影作品展”在衢州美术馆开展。 本次展览由衢州市委宣传部、浙江画院指导,衢州市文联、衢州市林业局、衢州市文旅局联合主办,衢州市文化馆(衢州美术馆)、衢州市王梦白书画研究会、衢州市当代美术研究院承办。衢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国升宣布展览开幕。 衢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衢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汪群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举办此次展览,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全力建设新时代文化名市,助力 [详细...]
    1. 徐州博物馆举办云冈石窟艺术特展
    2. 近日,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徐州市文广旅局(市文物局)指导支持,云冈研究院、徐州博物馆主办,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太原市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协办的“山堂水殿云深处——云冈石窟艺术特展”在徐州博物馆展出。 徐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伟在致辞中表示,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丰碑。本次特展汇集的120余件精品文物,集中展示了云冈石窟艺术的独特魅力,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具有很高的审美和学术价值。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谭平指出,徐州历史悠久,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典范,当今也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云冈石窟同样是丝路文明交流的杰出代表,从建筑美学、造像艺术、乐舞雕刻、文化题材等方面展现了多种文明交融之美。本次展览聚焦 [详细...]
    1. 中华艺术宫携手上海罗丹艺术中心启幕“罗丹艺术季”
    2. 罗丹 行走的人 青铜雕塑 作为比肩菲狄亚斯、米开朗基罗的西方雕塑三大高峰,罗丹以颠覆性的“真实与自然”诠释冲破古典桎梏,为现代雕塑开辟全新疆域。 其创作于1900年的成名作《行走的人》——这尊此前从未在国内公开展出的青铜雕塑,于8月14日通过“罗丹艺术季”在中华艺术宫重磅亮相,实现这尊百年杰作的东方首秀。 这尊无头无臂的残缺躯干以坚定而纯粹的步伐震撼艺术史:躯体仅凭双腿矗立于两米高柱上,步履坚定如拓荒者劈开时空,残缺处涌动着超越形骸的生命意志。在创作中罗丹摒弃传统叙事,将“行走”提炼为纯粹的动作,他以动态的时间性取代静 [详细...]
    1.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织绣服饰文物展” 带你领略紫禁城六百年华裳
    2. “紫垣华彩——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织绣服饰文物展”现场 故宫博物院承紫禁城六百年之精粹,拥有世界上体系最完整的清代宫廷服饰收藏。8月15日至11月15日,苏州丝绸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的“紫垣华彩——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织绣服饰文物展”在苏州丝绸博物馆现代馆展出。展览精选故宫博物院藏织绣珍品,多数为首次展出或首次出京展出,涵盖成衣、戏衣、匹料、挂屏、配饰等多个门类,展现缂、绣、锦、缎的巅峰工艺,为大家带来一场宫廷文化与江南织造的织绣文化盛宴。 华夏礼度,衣冠风华。中国古代丝绸业高度发达,中华传统服饰历史悠久,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文化瑰宝。 [详细...]
    1. 珠归海上 上海博物馆整体呈现庄万里家族捐赠书画
    2. 明 林良 竹禽图轴 上海博物馆8月20日起在人民广场馆举办“珠归海上:庄万里家族捐赠两塗轩书画展”。上海博物馆的历史和发展,与捐赠人的义举与厚爱不可相分。在上博的书画收藏中,由菲律宾华裔企业家庄万里先生(1899-1965)捐赠的“两塗轩”藏书画是尤为值得珍视的一部分。 为表彰庄氏家族存护中华文化的心意与壮举,使其珍藏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示与研究,上海博物馆设有“两塗轩”专室,将其捐赠的书画分批轮流陈列。适值上海博物馆东馆建成,位处人民广场馆的“两塗轩”陈列室亦得以改建,扩充展线。此番在对藏品再次梳理与研究的基础上,更全面系统地向观众呈现“两塗 [详细...]
    1. 再谈艺术之微妙
    2. 潘鸿海 春 97×130cm 布面油画 1989年 艺术之微妙,除了“不可捉摸”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呢? 清人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对“四王”之一王原祁的山水画创作过程作了这样的描述:“发端浑沦,逐渐破碎;收拾破碎,复还浑沦”。一幅大山水,必须经历从“浑沦”到“破碎”,再从“破碎”到“浑沦”的流程,才足以同时表现出自然物象的整体性与丰富性。 这里的“浑沦”,落实到技法上,无非是轮廓的勾勒,完成山水“龙脉”的大开合。而“破碎”,则是通过皴、擦、点、染,一步步地呈现物象的界面、肌理、质感、层次与氛围。其实世界各民族的绘画, [详细...]
    1. 艺术创作“个性”越强越好吗
    2. 在现实生活中,但凡“个性”是越强越好吗?现在就来探究一下缘由,我认为有些时候在某些情形中,“个性”越强反而不好,它往往更容易带来不必要的矛盾冲突。尤其在社会人际关系中,“个性”越强,显得越难融入群体。所以个性强,就要看强在什么地方、强在什么场合……如果在一个标准化的生产车间,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出来具有差异性的产品,那就是次品和废品。然而在艺术领域里,这种差异性越强烈,即所谓个性越强,就是越发优秀的艺术作品,因此个性之于艺术是一种“灵魂”般的存在,在艺术作品上的“个性”越强,它则具有非常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意义。 个性是什么?是曹操的谋略奸诈乎?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宅心仁厚乎?还是关羽的傲慢“大意失荆州”乎?当然这些都仅仅局限于人物角色及其细节中体现出来的个性。对于一段历史文化,一个学术艺术流派的更高更广时空视域中的个性问题,它可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14(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