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对话古今 面貌各异 当代中国工笔画七人展亮相国家大剧院
    2. 贾广健 《寒塘幽韵》 纸本工笔 近日,由国家大剧院、中国工笔画学会联合主办的“大道同工——当代中国工笔画七人展”正在国家大剧院西展厅展出。 展览展出了当代中国工笔画领域学术探索、创作创新上有突出成绩的七位画家陈孟昕、贾广健、刘万鸣、卢禹舜、莫晓松、唐勇力、王颖生的代表性作品近百件。这些作品涵盖人物、花鸟和山水,集中反映了他们在工笔画创作领域的文化思考和探索实践。 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任总策划,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任策展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许向群任执行策展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 [详细...]
    1.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书法中的应用价值
    2. 袁炜婷 《文心雕龙·风骨篇》(局部)   【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应用和发展。这一方法论为解读书法艺术形态与社会经济基础的互动关系提供了认识论工具。本文采取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从书法实践的物质性出发,通过社会形态分析法,系统考察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文化传统、技术条件四维框架下的书法演进规律,并结合全球文化资本流动的新语境,论述其在书法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探讨书法本体论与当代语境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书法理论;书法创作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在书法学习中的应用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在 [详细...]
    1. 战争心理学在弗朗兹·马尔克绘画中的体现
    2.   在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创作主题。战争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世界的毁灭与重塑,更在人类的心理活动层面掀起惊涛骇浪。战争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战争环境下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从参战者、受害者、幸存者等不同战争群体来分析战争带给他们的心理冲击。这份冲击在艺术家的创作中有独特而丰富的呈现。他们以画笔为媒介,将战争带来的内心震荡转化为视觉图像,传递对战争的思考和感悟。   弗朗兹·马尔克作为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1910年到1914年间创作的动物题材作品呈现出独特的情感色彩。随着1914年一战的爆发,他应征入伍,最终死于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从战争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马尔克的绘画作品,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艺术与战争、心理的复杂关联以及艺术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价值与意义。    [详细...]
    1. 数字绘画:艺术疗愈的新媒介
    2. 当代社会,数字绘画作为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产物,正悄然为艺术疗愈开辟新的道路,凭借独特的创作特性和丰富的表现形式,为人们提供便捷高效的心理疗愈体验。 数字绘画软件丰富的工具和多样的功能,为创作者搭建了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的舞台。与传统绘画相比,数字绘画突破了材料的限制,创作者可以自由选择各种画笔、色彩和特效,轻松实现创意构思。以今年热播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我们看到制作组在绘制奇幻主题作品时,能瞬间变换天空的颜色,创造出超现实的场景。这种创作过程能让人们暂时逃离现实的压力,沉浸在充满奇幻色彩的想象世界中,享受创作的乐趣,从而缓解焦虑情绪,获得心理上的放松。对于零基础绘画的人来说,数字绘画大大降低了创作门槛。近两年兴起的数字绘画软件的操作界面通常简洁易懂,还有丰富的教程和预设模板辅助学习。以数字填色软件为例,使用者 [详细...]
    1. 798又添新玩法,3500平超维视界VR院线启幕
    2. 798·751艺术园区又添新玩法。买票、选片、入场,仅需一个头戴显示设备,在接下来的三十分钟里可以一秒穿越唐朝、梦回北宋,或深潜入海,或遨游太空,或盗墓探险……根据不同的影片主题,观众的身份可能是游客,可能是玩家,可能成了剧中人。“798超维视界·VR院线”将于5月1日开幕,作为北京规模最大的复合式VR院线,通过院线式运营+动态内容生态,开启虚实融合的线下文化消费新生态。 4月29日,“798超维视界·VR院线”提前对媒体开放体验。走入大门就是售票台,貌似和普通影院区别不大,但细看发现,这里不是选片收费,而是按人数分单人、双人、三人票三种规格。 [详细...]
    1. 张际才个展开幕,岭南风貌诗意动人
    2. “星湖流韵 岭南精神”张际才山水画展4月27日在《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开幕,呈现了岭南画家张际才69幅极具诗意的山水画作品。 张际才出生于1940年生,作为一名从基层走出的画家,他始终以生活为创作源头,坚持在岭南写意山水画上耕耘多年。其作品多锁定他最熟稔的赣南或岭南,画平湖水塘、田畴远山、牛犬埂走、乡民茶农,将山村的时代变迁浓缩在笔墨中,充满诗意。 展览按时间顺序,分三大板块展现了张际才在山水画现代化上的艺术探索。“根植赣南·艺途筑基” 板块展示了张际才早期的赣南写生作品,突出其对家乡山水、村落、民俗的细腻刻画。“北漂求索·融通南北” [详细...]
    1. 王东明 | 墨色灵动之处,是生活的温度
    2. 今天有大戏 210cm×175cm║纸本水墨║2024年 八大山人一直以来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人,这种喜欢,除了对他出神入化、精妙绝伦的笔墨外,还有,是对他超然脱俗的思想。而奇怪的是,人们更津津乐道于他独有的身世和遭遇,丰富奇崛的人生,甚至把这些与众不同的身世经历当成他成为一代宗师的唯一条件。这些是一代宗师形成的必然吗?是,也不是。 说“是”,是指凡是有大作为者,总是经历坎坷,磨难不断的。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八大山人的身世和经历可谓历尽磨难,生在宗室家庭,幼年时虽说锦衣玉食,身份显贵,但随着明王朝的败 [详细...]
    1. “回归自然 独抒性灵——陈危冰田园诗意画展”将在潍坊开展
    2. 前 言 中国山水画的田园关注 丹青敷彩歌盛世,翰墨流霞抒豪情。为了更好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进一步打响江南文化品牌建设,推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由吴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吴江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吴江书画院、吴江区美术家协会承办的《春和长漾写江村》——陈危冰田园山水画展,经过几个月写生和创作,在春暖花开的人间芳菲四月天迎来与大家见面的机会。 陈危冰先生是当代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苏州美术院院长、苏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详细...]
    1. “此心梅月两相知——唐建教授从教四十载书画展”在青岛开幕
    2. 2025年4月2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画院、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青岛画院、青岛市美术家协会承办、青岛大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的“此心梅月两相知——唐建教授从教四十载书画展”在青岛画院美术馆盛大开幕,此次展览系唐建教授近年来学术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亦是其在中国画写意传统基础上持续推进艺术语言建构与文化价值探索的重要阶段性呈现。 本次画展共展出唐建教授近年书画作品一百余幅,皆为其精心创作、反复锤炼的代表性成果。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花鸟画创作与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唐建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画笔墨语言的当代表达与精神内涵的深度挖掘, [详细...]
    1. 万物静观皆自得——在探索中走自己的艺术之路
    2. 田忠利 啊!家园 纸本设色 170×200厘米 中国传统绘画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命哲理和艺术思想,《周易》中谈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象征着宇宙万物的生生不息与勃勃生机。北宋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进一步阐述了人与万物皆为天地所生的道德理想与人生境界,折射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广阔胸襟与社会责任,同时也表达出古代画家“观万物生意”“与万物一体”的审美旨趣与艺术精神。笔墨当随时代,“笔墨”所代表的中国画创作既脱离不开中国传统哲学与传统文化的根基,同时亦不能失去艺术创新的生机。因此,20世纪以来中国画的现代转向始终围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15(s)   1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