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王东明 | 墨色灵动之处,是生活的温度
    2. 今天有大戏 210cm×175cm║纸本水墨║2024年 八大山人一直以来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人,这种喜欢,除了对他出神入化、精妙绝伦的笔墨外,还有,是对他超然脱俗的思想。而奇怪的是,人们更津津乐道于他独有的身世和遭遇,丰富奇崛的人生,甚至把这些与众不同的身世经历当成他成为一代宗师的唯一条件。这些是一代宗师形成的必然吗?是,也不是。 说“是”,是指凡是有大作为者,总是经历坎坷,磨难不断的。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八大山人的身世和经历可谓历尽磨难,生在宗室家庭,幼年时虽说锦衣玉食,身份显贵,但随着明王朝的败 [详细...]
    1. “回归自然 独抒性灵——陈危冰田园诗意画展”将在潍坊开展
    2. 前 言 中国山水画的田园关注 丹青敷彩歌盛世,翰墨流霞抒豪情。为了更好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进一步打响江南文化品牌建设,推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由吴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吴江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吴江书画院、吴江区美术家协会承办的《春和长漾写江村》——陈危冰田园山水画展,经过几个月写生和创作,在春暖花开的人间芳菲四月天迎来与大家见面的机会。 陈危冰先生是当代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苏州美术院院长、苏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详细...]
    1. “此心梅月两相知——唐建教授从教四十载书画展”在青岛开幕
    2. 2025年4月2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画院、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青岛画院、青岛市美术家协会承办、青岛大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的“此心梅月两相知——唐建教授从教四十载书画展”在青岛画院美术馆盛大开幕,此次展览系唐建教授近年来学术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亦是其在中国画写意传统基础上持续推进艺术语言建构与文化价值探索的重要阶段性呈现。 本次画展共展出唐建教授近年书画作品一百余幅,皆为其精心创作、反复锤炼的代表性成果。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花鸟画创作与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唐建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画笔墨语言的当代表达与精神内涵的深度挖掘, [详细...]
    1. 万物静观皆自得——在探索中走自己的艺术之路
    2. 田忠利 啊!家园 纸本设色 170×200厘米 中国传统绘画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命哲理和艺术思想,《周易》中谈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象征着宇宙万物的生生不息与勃勃生机。北宋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进一步阐述了人与万物皆为天地所生的道德理想与人生境界,折射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广阔胸襟与社会责任,同时也表达出古代画家“观万物生意”“与万物一体”的审美旨趣与艺术精神。笔墨当随时代,“笔墨”所代表的中国画创作既脱离不开中国传统哲学与传统文化的根基,同时亦不能失去艺术创新的生机。因此,20世纪以来中国画的现代转向始终围 [详细...]
    1. 王利军丨纯素之美归结于返朴归真
    2. 大觉听雪 2017年 68×136cm 在欣赏绘画作品时,实际上是在同画家的心灵做直接的沟通,若能把其中的画面内容、绘画之美、画外之音、画家心境都能一一地解读出来,那才是最为快意之事。因此,我喜欢结交各类画家,享受他们生活和绘画中的各种滋味。我走进王利军的国画世界已有十几个年头了,每每相约,我只见他在做一件事情,就是作画。他在那里专注地画,我在那里静静地欣赏,谁也不会打扰到谁,偶尔交流几句,内容也离不开绘画。我们经常会聊到一些话题,如:作画应当保持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绘画应当追求什么样的风格? 其实,这些问题很难回答,也许每个 [详细...]
    1. 丝路上的文物地图正在不断更新
    2.   【文化中国行】   春到天山南麓。清晨,从新疆库车市驱车抵达新和县城,又一路往南,记者跟随阿克苏地区文物普查队队员辗转来到通古斯巴西城址。行至目的地,队员们带上工具,开始了新一天的野外工作。   这一天,普查小分队的目标是从位置、地形、四至边界等角度,详细记录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情况。   “四个角楼都要打点,包括每个‘马面’(依墙而建的单体建筑)。”“注意脚下,发现残存陶片要小心采集。”……阿克苏地区文博院副院长艾斯克尔·阿巴斯跟队员们嘱咐完,无人机起飞,RTK(实时动态测量仪)沿着城墙打点精确测量。   为准确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情况,自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以 [详细...]
    1. 当代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赵艳霞
    2. 赵艳霞,1964年生于河北省武邑县,擅长水彩画。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北京市延庆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联合大学教职工绘画协会首任会长,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高级艺术研究员。先后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级研修班”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书画艺术名家专项课题高级课程研修班”。 2020年10月,作品《默契》参加在北京798艺术区举办的“唯恩水彩作品联展”。2022年6月,水彩画《女教授和学生们》入选由北京市总工会主办的“劳动颂”首都职工书画作品展并荣获二等奖。2022年12月,《鸿运当头》等作品入选由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汕头市文联、南澳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潮汕水彩年展”。2023年1月,《绿水青山》等作品入选由 [详细...]
    1. 笃行不怠 力耕不止——访书法家张海
    2. 张海 《高文夫子联》   锤炼出新独树一帜   赵慎珠:张海先生,您好!很荣幸对您进行专访。您活跃于中国书坛半个多世纪,久负盛名,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书法家”荣誉称号,颁奖词中的评价是:“书法五体皆工,入古而不为古法所泥,锤炼出新。他的草隶、行草书,删繁就简,形简意丰,风格烂漫,在当代书坛独树一帜。……德艺双馨,率身垂范,为当代书坛树起一个新标杆。”尤其是您的破锋行草书,更是被评论家誉为“与郑板桥的‘六分半书’、金农的‘漆书’等有着同等的艺术价值”。先生能否挑选几幅自己满意的作品,解读其中的创作灵感和技法运用?    [详细...]
    1. 孙浩画展荣宝斋开幕,持续探索当代水墨新图景
    2. 4月27日,艺术家孙浩“所有的相遇”个展在北京荣宝斋当代艺术馆开幕。40余幅新作以马、佛、人三重意象表达当代水墨的哲学叙事。 马是孙浩为人熟知的创作主题,他借助水墨写意的扎实功力,既为“马”写照塑型,又以“肖像画”的方式突出画面的精神性表达。在《我的名字叫红》中,战马被解构为具象化的精神图腾——疾驰的墨线勾勒出肌肉的震颤,积墨法营造的戏剧光效在宣纸上投下青铜雕塑般的投影。展览现场,孙浩解读这幅画作时表示:“每匹战马都是被墨色凝固的时代切片,当观众凝视马匹的瞳孔,看到的是当代人的精神肖像。” 在《天长地久》《爱是一座桥 [详细...]
    1. “青春·担当——第二届山东省大学生美术作品展”将开展
    2. 4月30日,由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省青年联合会主办,山东省美术家协会、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承办的“青春·担当”——第二届山东省大学生美术作品展将在济南市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是继2023年首届山东省大学生美术作品展后的又一次青春与艺术激情碰撞的盛会,学生用丹青笔墨绘就青春与时代的交响,充分展现了我省大学生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多元的创作风格。为向大学生提供更好地作品展示机会和学术平台,展览专门设置“优秀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 开幕时间:2025年4月30日(上午10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207(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