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赖少其艺术跨媒介的融合实践——以中国画《丹霞之峰》、版画《黄山》为例
    2.   赖少其(1915-2000)是20世纪中国著名书画艺术家,他的艺术最鲜明的特征是将版画、中国画、书法、篆刻、油画、诗词等与他的革命经历、艺术追求、人格精神相融合,实现跨媒介的艺术探索与实践,锤炼并形成“江山铁铸”般雄浑奇崛、古拙苍劲的独特艺术风格。   吴昌硕曾言:“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赖少其理解并贯通多个艺术媒介,他跨媒介的艺术融合并非简单的技法叠加,而是深层次的形式语言、美学观念和精神表现力的融合创造。本文试从赖少其创作的形式内容几乎相同的中国画《丹霞之峰》和版画《黄山》等作品入手,分析其跨媒介艺术实践的表现和特征。 [详细...]
    1. “感悟人文 对话历史” 铭鉴奇珍&中科汉威国际拍卖2025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2.   《铭鉴奇珍》电视台端鉴宝栏目联合中科汉威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等多家拍行于2025年7月29号至7月31号于北京市通州区朱府铜艺艺术中心举办2025年度春拍,本次拍卖本次展览汇聚了包含中国近现代十大名家以及诸多近现代大家的代表之作,艺术高度及艺术价值史无前例   7月29-30日预展期间,线下藏家于预展现场对于作品面貌以及艺术高度表示高度认可   过去十年,市场历经了巨大的变迁,尤其是历经过去几年复杂形势的影响,以及2024年市场的调整恢复期,2025年对于艺术品收藏市场而言可以说是行情向好之年。本次拍卖作品可谓件件精到,均为近现代画家大开门精品,而且都是当下市场上的绝对硬通货,梁雄德老师现场介绍说:“本次拍卖会进行了极为精心的准备,让每一位喜欢真品的藏家能够 [详细...]
    1. “盈盈秋葵”主题写生创作作品展在广东省文联艺术馆隆重开幕
    2. 盈盈秋葵”主题写生创作作品展于2025年8月16日下午3:00在广东省文联艺术馆盛大开幕。本次展览以坚韧向阳的葵花为核心意象,集中呈现李节平、陈伟雄、黄家忠、吴锐鸿、王晓晴五位艺术家扎根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历经深度探索所收获的丰硕艺术成果,旨在弘扬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 开幕式现场 出席 开幕式嘉宾燕有: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评论委员会原副主任、著名理论家,国画家:梁江,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广东写意油画学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杨尧 ; 广东写意油画学会名誉主席、著名油画家:李金 [详细...]
    1. 千件珍贵展品集中亮相!在上美影经典动画作品中重返童年
    2. 在上美影经典动画中重温童趣与美好,“绘动世界:上海美术电影的时代记忆与当代回响”展正在泰康美术馆举行,带观众重返童年,开启动画时空之旅。 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国产动画厂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造了无数经典,陪伴几代中国人成长。展览系统梳理了上美影的创作历程,依据从“台前”到“幕后”的展示逻辑,设置“序厅”“经典巡礼”“媒介探索”“当代回响”“绘动之旅”五个单元,展出超过1000件珍贵展品与百余个经典动画角色原稿,包括签绘台本、分镜台本、美术设计稿、模型、赛璐珞片等。 穿越一片色彩斑斓的经典动画海报林,进入“序厅”,迎面而来的宽幅视频中闪烁着不同 [详细...]
    1. 走近潘玉良的女性画像
    2. 自画像(油画)潘玉良    【艺火传薪·纪念潘玉良诞辰130周年】     2025年是旅法画家潘玉良(1895—1977)130周年诞辰纪念。值此契机,潘玉良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去年八月,馆藏了四千余幅潘玉良作品的安徽博物院与上海世博会博物馆联合举办了“玉出申江——潘玉良的艺术之旅”;今年4月起,安徽博物院长设潘玉良艺术展,7月,又与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举办了“玉良:安徽博物院藏潘玉良画展”。潘玉良的艺术人生堪称传奇,她虽出身贫寒,但凭借艺术 [详细...]
    1. 狂飙自为英雄落
    2. 杨靖宇将军(油画)李前    【谈艺录】      东北抗日联军的事迹与杨靖宇将军这一人物形象,是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颇具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历史题材我关注已经有几年时间了。首先我是被其英雄事迹所吸引,其次是觉得这个题材特别适合用油画去表现,这些处于寒冬季节里的人物造型、道具、环境及其色彩都特别有油画味儿。原来已经有不少艺术家画过相关内容,那么如何避免已有的创作模式,从新的角度去表现这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一直是我在思索的问题。 [详细...]
    1. 荷韵里的消夏智慧
    2. 翻开中国历史上的消夏画卷,亭台水榭间的莲塘清韵始终是最富诗意和意蕴的。从宋代《荷亭消夏图》到清代《莲塘纳凉图》,古人以笔墨定格的不仅是生活场景,还是他们独到的生活追求。 一处临水凉亭,几许遮阳树荫,一片清幽莲池,便构成了古代文人雅士喜欢的避暑之地。宋代苏汉臣所画的《荷塘消夏图》就生动地展示了这一图景,画中水面平静如镜,星星落落地点缀着些许荷叶,粉白相间的莲花或含苞待放,或绽放得错落有致。亭间翠柳依依,柔嫩的枝叶随着微风轻摆。亭中站立两位仕女,其中一位正兴致勃勃地展示着手上的精巧物件,其姿态轻巧却不失优雅,另一位则慵懒地倚靠着凉亭栏杆,转头看向她的朋友。画面恬静温 [详细...]
    1. 以青春之力赋能艺术前行
    2. 跬步江山即寥廓(国画) 2.4×2米 2022年 董雷 青春对于艺术意味着什么?饱满的热情、活跃的思维、旺盛的创造力、不受限的艺术风格,这些汇聚成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为艺术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动力。 古今中外,有很多艺术家在年轻时就创作出令人瞩目的杰作,唐代的王勃26岁写出诗歌名篇《滕王阁序》,北宋的王希孟18岁就创作出旷世名画《千里江山图》,意大利的拉斐尔28岁绘就古典主义巅峰之作《雅典学院》,米开朗基罗29岁完成了经典雕塑作品《大卫》,回到现代,潘天寿29岁编撰《中国绘画史》,徐悲鸿23岁发表《中国画改良之方法》的演说,这些作品为艺术发展做 [详细...]
    1. 江山铁打—​—赖少其黄山图艺术概观
    2. 山水(国画) 38×83厘米 1999年 赖少其 赖少其艺术馆藏 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是山水画的天然范本。赖少其自署“黄山客”,自20世纪50年代起,曾20余次登临、游居黄山写生创作,以笔墨为黄山立传,而黄山也成就了他的艺术风范。 2025年适逢赖少其诞辰110周年,合肥市文化馆(赖少其艺术馆)精心策划“江山铁打——赖少其黄山图研究展”,深入系统梳理赖少其黄山题材中国画、版画、书法、篆刻、诗词等作品和文献史料,反映赖少其艺术实践中对传统文脉的承继、笔墨语言的革新、意象境界的升华和人格精神的投射,突出赖少其为推动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 [详细...]
    1. “观世界”与“览中国”:​双向的艺术凝视与对话
    2. 近日开展的“流动的艺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交流研究展”,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首次系统呈现丰富的国际艺术收藏。跨越三个世纪、勾连五大洲的两百余件作品,每一件都承载着独特的时代印记与艺术价值,共同勾勒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视野下的国际艺术轮廓,生动反映了中央美术学院在国际美术教育与交流中的历史成果。凭借其学术价值和独特的文化视角,该展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对国际艺术的收藏始于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学院在陈列馆建设中有计划地购藏欧洲和苏联的艺术品,并得益于学院教师和国际艺术家的捐赠,馆藏国际艺术作品日益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12(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