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昔阳胡窝路金代壁画墓发掘资料公布 具典型宋辽金文化特征
    2.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4日对外公布山西昔阳胡窝路金代壁画墓发掘资料,该墓具有典型宋辽金文化特征,从墓葬营造、砖雕彩绘、壁画内容等方面可推测墓主为经济富足的地主阶层。 2020年5月,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胡窝路南侧山前坡地的一建筑工地内发现一座金代砖室壁画墓。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昔阳宋金文化博物馆配合下,对该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墓葬除墓顶局部被破坏外,其余保存完好。 该墓葬为八边形仿木构砖雕壁画墓,由墓道、墓门、甬道、主室、耳室组成。墓内夫妇对坐图、假门窗等壁面装饰是北方地区典型的宋元时期墓葬风格。墓室内壁采用砖雕和彩绘壁画相结合装饰手法,墓壁上方绘 [详细...]
    1. “艺蕴双奥——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在京开幕
    2. 观众参观展览。 记者 贾天勇 摄 “艺蕴双奥——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13日在北京奥运博物馆开幕。展览分为“双奥之光”“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同心逐梦”四个篇章,展出百余位艺术家创作的中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作品118件。 展览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联、北京奥促会(北京奥促中心)、北京市体育局共同策划推出,将持续到今年11月7日。 北京市文联常务副主席马新明表示,希望以本次展览为契机,推动奥运文化传承,促进奥林匹克精神与大众美育传承发展;赋能文旅融合发展,吸引更多市民游客走进奥运中心区,带动周边文旅消费活力;助推产 [详细...]
    1. “文博热”持续升温 国家文物局要求加强文物博物馆单位开放安全管理工作
    2. 近年来,“文博热”持续升温,全国文物博物馆单位年观众接待量保持高位,同时一些文物博物馆单位仍存在安全意识淡薄、责任落实不到位、风险隐患突出、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开放安全面临严峻考验。日前,国家文物局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物博物馆单位开放安全管理工作,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确保人员和文物安全。 通知要求,要强化安全意识,切实筑牢文博单位安全防线。各文物博物馆单位要高度重视开放安全管理工作,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开放和安全之间的关系,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居安思危。 通知明确,要压实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文物博物馆单位是开放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把开放安全管理列入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研判部署安排,着力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隐患排查整治,配齐配强人员力量 [详细...]
    1. 尺素霓章——徐惠泉、赵彦国绢本书画展
    2. 徐惠泉 远方 40cm×50cm 绢本册页 2025年 方寸之间再现宋人雅韵,双璧联袂致敬千年文脉尺素霓章——徐惠泉、赵彦国绢本书画展在苏州徐惠泉艺术空间启幕。展览汇集50件绢本册页精品,延续宋代文人“案头清玩”传统,以徐惠泉工写结合的古诗意绘画与赵彦国小楷行书作品,构建跨越古今的文人艺术对话,向宋代书画传统与中国文化精神致敬。 展览序言 惠泉先生生于姑苏,幼得吴地山温水软之灵秀浸润,渐长于斯,遂传吴门画派之古雅秀密、苍浑劲细,而其人诚笃温文、谦厚朴茂、好学深思,亦足以继先贤之志之学之艺也 [详细...]
    1. “俯仰汇集——周吉荣&张广慧双个展”艺术对谈会在南京举行
    2. 8月12日下午,“俯仰汇集——周吉荣&张广慧双个展”艺术对谈会在南京金陵美术馆三号展厅举行。活动由策展人刘春杰主持,展览艺术家周吉荣、张广慧、南京书画院青年画院部分画家以及金陵美术馆同仁们共聚一堂,围绕展览的创作理念、媒介实验与空间叙事展开交流。 此次双个展的两位主角均深耕版画领域多年:周吉荣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版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张广慧198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1989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第四、五届委员,中国文化促进会版 [详细...]
    1. 不套话、不迎合、不套路——袁武艺术的真诚三拒
    2. 《毒日头》 400cm×200cmx2 2021年 我看袁武老师的画,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不套话 他做过知青、地方专业画院画家、研究生毕业特招入伍、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系主任、北京画院执行院长,艺术之路可谓一路高歌。但他低调做人、高格创作。不打官腔说套话。现在很多人好说,包括医生、教师、作家、画家、企业家,甚至私营业主也说官话、套话。 二、不迎合 张培成老师刚才说的看一些画展的作品,让人厌烦烦躁,在座的我们都懂的,那是一种统一的、机械的动作,不论场面有多大,没 [详细...]
    1. 祁海峰·水墨山水画 | 意在笔先、神游境外,绘就大象无形的山河化境
    2. 金秋 祁海峰 (为纪念《中国艺术报》创刊三十周年而作) 绘画是祁海峰和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对话,而水墨是他在油画之外选择的另一种更具挑战性的对话方式。不久前在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美术馆举办的“太行气象——祁海峰中国画作品展”,可以看作是他中国画创作的一个阶段性小结与思考,是他对自己日臻丰盈的水墨世界的一次驻足与回望。 辩证唯物主义要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来考量祁海峰的水墨世界,也特别合适,以一句话总结,就是“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语”。那个放下刮刀初执毛笔的画家已在人们的记忆中走远,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融贯中西的“多面手”艺术家。在一次采 [详细...]
    1. “溪谷的行板——邢健健音乐系列绘画作品展”将在福建开展
    2. 当色彩肆意地游走在画布之间,经过光与暗、冷与暖的起承转合,那些被画下的面孔便不再是静态的,每一个表情、每一次凝视都带着情绪。 当风自然地穿越玲珑溪谷的山水之间,将溪流、树叶、光影、云絮吹乱,千万个生命组成的大自然便不再是静默的,每一个声响,每一次跃动都带着律动。 溪美术馆成立一年多以来,将于8月23日迎来首次名家个展,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邢健健带来的《溪谷的行板》音乐系列绘画作品展。这一次,邢健健画布上的肖像将与玲珑溪谷的自然韵律共奏一曲跨媒介的交响。 泰戈尔曾写:“诗人的风,正出经海洋和森林,求它自己的歌声。” [详细...]
    1. 文艺乡贤反哺寿宁·传承弘扬闽东之光——叶茂林教授师生陕北水墨写生展
    2. 前言 宁聚英才,智汇闽东。当文艺乡贤的赤子之心与传承弘扬闽东之光的使命在福建寿宁相遇,当陕北黄土地的雄浑气象与寿宁山水的灵秀气韵交融,一场关于艺术反哺、文化共鸣的水墨盛宴,正在寿宁这片土地上铺陈开来。 叶茂林教授,这位从寿宁走出的文艺乡贤,始终怀揣对家乡的拳拳深情。他以笔墨为媒,不仅联结起陕北黄土高原与闽东山水的文化对话,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故土的反哺。今年五月,他带领硕士研究生奔赴陕北写生,用笔墨捕捉塬上云影、沟壑肌理,并在福建师范大学举办了“塬上云渚——叶茂林教授师生陕北水墨写生展”。而今,这批饱含黄土气息与艺术思考的作品,跨越山海回到 [详细...]
    1. 刘庆和保持了自古以来文人对于现实若即若离的态度
    2. 刘庆和,《休渔》,纸本水墨,53×180厘米,2009年。 刘庆和保持了自古以来文人对于现实若即若离的态度,即一种处于现实“边缘”去旁观现实的状态。而作为一个本身也生活于现代都市中的“个中人”,他又处于“在场”的状态,能够真实地感受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的处境,特别是人的憧憬、欲望、失落、无奈等等复杂的心理意绪,正是这些不寻常的感觉,使得刘庆和的艺术具有相当鲜明的“当代”品质。于此可以说,他的“在场”,不是一个旁观者偶而介入的游戏,而是一颗现代文心在沉落与升腾间的观照。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35(s)   5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