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风月同天——赵朴初书法艺术展”在安庆开幕
    2. 赵朴初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题页 1985年 2025年是赵朴初先生(1907—2000)逝世25周年,也是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30周年并第25次会议在中国召开。日前,“风月同天——赵朴初书法艺术展”在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展出,展览与上海博物馆合作,持续至6月20日。 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始于1995年5月,共同构建了三国佛教的友好“黄金纽带”,对推动三国人民的友好交流、维护亚洲与世界和平具有积极意义。其首倡者、领导者、组织者就是三国佛教徒所爱戴的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 赵朴初 [详细...]
    1. 骆恒光书画作品展在浙江出版书画院展出
    2. 骆恒光 自作诗 日前,“骆恒光书画作品展”在浙江出版书画院开展。 此次展览,是老友间的一次聚会。浙江省委原副书记、浙江出版书画院名誉院长梁平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程为民,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王先强,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孟云生,浙江省美协主席团委员、美术报总编辑杨丽,浙江出版书画院院长奚天鹰,以及骆恒光的老同学、老同事参加此次展览开幕式。 骆恒光,196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浙江教育出版社编审。现为浙江省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详细...]
    1. 通化市第十届书法临帖展开幕
    2.   3月30日,通化市第十届书法临帖展在吉林省通化市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通化市美术馆与通化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前来观摩欣赏。   此次展览以“临帖”为主题,旨在鼓励书法家们回归经典,从古代书法大家的作品中汲取养分,提升书法技艺与艺术修养。   征稿面向通化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活动通过临帖与创作两种形式展开,得到了热烈响应,共有200多位书法爱好者踊跃参与,他们精心创作,最终呈上400余幅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作品。这些作品或飘逸洒脱,或刚劲有力,或古朴典雅,展现了通化书法界深厚的底蕴和蓬勃的创作活力。开幕式现场对在此次展览中表现优异的80位获奖者进行了颁奖。   在展览成功举办之际,通化市书法家 [详细...]
    1. 以“造图叙语”连接传统与未来 国际纹样创意设计大赛系列活动启幕
    2. 第十三届国际纹样创意设计大赛暨2025“造图叙语”国际纹样创意设计邀请展 现场   4月1日至2日,第十三届国际纹样创意设计大赛(ICPDC)暨2025“造图叙语”国际纹样创意设计邀请展、2025国际纹样文化解读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美术学院与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东方设计研究院共同承办,以纹样为媒,架起传统与现代、东方与世界的对话桥梁,为全球设计界、教育界及公众呈现一场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的盛会。   “赛-展-研”:   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桥梁 [详细...]
    1. 绘意和美|来这个展览见证手绘的力量
    2. 胡其梅 南岱菜园   3月29日,“绘意和美——第二届全国手绘艺术大展”在浙江展览馆展出。本次展览由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指导,全国艺术设计委员会手绘艺术研究中心、浙江省文化会堂(浙江展览馆)、浙江省美术家协会连环画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插漫系、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室内分会(江南学社)主办。本届大展以“绘意和美”为主题,旨在探索手绘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多元价值,展现其与生活、教育、经济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   展览分为“手绘·生活”“手绘·教育”“手绘·赋能”三大板块,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150多位作者的优秀手绘作品,有独幅作品 [详细...]
    1. 构筑书法“两创”学术新高地——第二届“书学·之江论坛”学术综述
    2.   元代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呈现出独特的“复古”特质,而浙江地区正是这场艺术变革的核心舞台。这片曾孕育南宋院体书风的土地,在元代迸发出惊人的文化生命力。以赵孟頫为首的浙江书家群体,既承续着两宋文脉,又开启明清书风,其艺术实践深刻改写了中国书法的发展轨迹。以“中国书学·文化传承——元代书法的历史影响及其浙江传播”为核心命题的第二届“书学·之江论坛”于2025年1月在杭州召开。   “书学·之江论坛”是浙江书法院每年常设的学术品牌活动,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围绕中国书法发展史脉络,重点突出浙江书法历代的高峰地位,深入挖掘研究浙江书学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影响而展开论坛。论坛的核心要义是利用浙江书法的历史资源优势要素转化当代浙江书法发展胜势,凸显浙江书法院打造学术研究中心的职能定位,构 [详细...]
    1. 造化在手 潘天寿《美女峰图》赏析
    2. 潘天寿 美女峰图轴 79.4×61.7cm 1954年 潘天寿纪念馆藏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整个国家逐渐摆脱战争余波,掀起轰轰烈烈的建设浪潮。经济恢复、农村建设、社会改造,城市与乡村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在社会巨变带来希望的同时,也会衍生出许多未知的挑战,而身处其时的潘天寿显然以自己最大的诚意拥抱了这个新时代。 新中国时期的艺术相较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艺术家们的创作在此时已不再单纯地为个人情感而服务,许多作品都开始携带着强烈的时代烙印,承载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理想的表达。而在中国画领域 [详细...]
    1. 院体花鸟画的写意形态
    2. 明 林良 灌木集禽图(局部) 34×1211.2cm 纸本 长卷 浅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谈及一名艺术家的艺术风格面貌,不得不提到的有两点。其一就是艺术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影响,明代画家林良供职于宫廷画院,作为一名宫廷画家,这一点尤为重要。明代花鸟画是处于上升阶段的,地位越来越高,它的繁荣也得益于山水画的式微。虽然这一时期文人画家和许多山水画家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这却给花鸟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相对于山水画而言,花鸟画的题材与政治的联系相对较少,庄重辉煌的院体画风格又深得执政者的喜爱,所以明初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花鸟画家,林良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观林良的创世作 [详细...]
    1. 美术批评与AI的隐性博奕
    2. 在当前大数据广泛运用时,AI引擎搜索横空出世,突破了不少交流界限,跨行业也能迅速获取相关的线索与信息,资源广,费时少,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此技术运用中,DeepSeek可以不用打字,拍照即可以搜索问答,是学习与办公的好助手;百度也有其特点:它长于智能写作,具有画图修图功能和阅读与快速总结文档的功能。它的覆盖面、多模态搜索体验,使用户迅捷获取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让人刮目相看。虽然有专家认为Transfomer才是智能搜索LLM(大语言模型)领域的鼻祖,但DeepSeek才几年时间便成了这个领域的主力军,除它之外还有必应(Bing)、ChatGpt等搜索引擎也得到部分用户的重视。用雨后春笋来形容智能搜索毫不夸张。 然而,我们辩证地分析AI智能搜索便能发现它犹如双刃剑,一方面它给社会各阶层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它带 [详细...]
    1. 百花不落地 美丽留世间
    2.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句诗原本是说,黛玉看到凋谢的花朵被风吹起,心中可怜那些美丽的花朵。花朵的开放是你我不能拒绝的美丽,然而如何将这美丽留下来呢?在古代除了画画,还可以将其烧制成瓷器。在清代,随着制瓷工艺的进步,一种名为“百花不落地”的瓷器纹饰出现了,其色彩极为丰富,花团锦簇、洋洋大观。 “百花不露”,也叫“百花不落地”,是瓷器釉上彩的一种表现手法。其纹饰通常出现在粉彩瓷器上,各色花朵将整个画面填满,不露出底瓷,也不露出花朵的枝干,如同天女散花,浮于空中,故而得名。学者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写道:“瓷器满画花朵,种种色色形状不一者,谓之万花”,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20(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