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海上风来——上海中国画院中青年画家作品展在京开展
    2. 鲍莺 不一般的城市公园——郊 野公园 222×227cm 纸本设色 由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联合主办的“京沪画院画师交流展系列·海上风来——上海中国画院中青年画家作品展”于6月13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作为“京沪画院画师交流展系列”的第三次重要呈现,本次展览将集中展示上海中国画院五位海派中青年艺术家的精品力作,为京城观众带来一股清新的艺术新风。 自2023年北京画院和上海中国画院携手建立“京沪画院画师交流展”机制以来,始终以展览为桥梁,推动两院艺术对话的常态化。从“韩硕水墨人物画展”的精彩开局,到“点画——北京画院画家作品展”的双向对话, [详细...]
    1. 畅神——写意中国画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2. 6月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文化艺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管理处承办的“畅神——中国写意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以“畅神”为主题,张立辰、郭怡孮、姜宝林、王涛、程大利、郭石夫、吴悦石、龙瑞、汤立、赵建成、萧和、郭玫孮等百余位艺术家通过写意绘画这一独特形式,对当下中国画的创作面貌与发展状态进行深入思考与探讨。 开幕式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周庆富致欢迎辞,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安远远代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的致辞,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平,参展画家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牛克诚,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何亚文分别致辞。开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徐福山主持。 周庆富表示,“畅神” [详细...]
    1. 中国美协部分专业艺术委员会换届
    2. 6月9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专业艺术委员会换届会议在京召开,对连环画、理论与策展、陶瓷、动漫、工艺美术、建筑艺委会进行换届。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屈健,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平,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朱虹子,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章云,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李伟、副主任董竟成,中国美协人事处处长裴琳琳,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网信处处长杨萍、艺委会工作处副处长贺绚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美术家代表和媒体记者参加会议。会议由李伟主持。 诸迪就进一步做好艺委会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始终保证艺委会工作正确方向。一方面要突出“两个结合”,在赓续文脉守正创新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坚持学以致用, [详细...]
    1. 中国工笔画的守正与求变
    2. 王冠军 风花雪月系列之皎皎天心月 45×70cm 纸本设色 2023年   在艺术的璀璨星空中,中国工笔画如同一颗闪亮的恒星,散发着东方美学的迷人光辉。“第十二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以“工成当代固本开新”为时代命题与审美导向,全方位展现近五年来中国工笔画的创作成果和创作队伍的整体风貌。   此次展览直面三大关键命题:如何在精微刻画中升华文化意蕴与精神境界;固有的程式方法怎样孕育自性思考与独特语言样式;观念与技术革新下,如何坚守工笔画优秀传统的底层逻辑。   当代工笔画并非传统的机械复制,而是艺术家在时代演进中融入审美与智 [详细...]
    1. “第十二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首展开启
    2. 路璨 跳东湖 160×130cm 纸本设色 2024年 6月10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江苏省美术馆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盛大开幕,这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第十二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全国巡展的首展。此后还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在辽宁、河北、安徽、河南、山东、天津等省市开启13地巡展模式,以前所未有的广度辐射各地的观众和工笔画爱好者。展览以“工成当代·固本开新”为时代命题,集中呈现中国工笔画在新时代语境下五年来的创作成果。 江苏省美术馆书记、馆长王法, [详细...]
    1. 一颗青梅过夏天
    2. 芒种与夏至,是夏日里紧密相连的两个节气。一颗青梅,悄然跨越这两段时光,成为连接时节的味觉纽带。随着夏季来临,暑气蒸腾,酸梅汤愈发成为大众消夏标配。这一传统饮品承载着古人“顺时而食”的智慧:芒种农忙,人们汗流浃背,易致心火亢盛,青梅的“食酸”特性恰合“清补”需求;待到夏至,暑热灼人,烹煮糖渍后的梅子化作甘润汤饮,消暑解腻。从先秦“食梅”调味到清代宫廷民间共赏,梅子的酸甜嬗变贯穿千年饮食文化,既是“汗滴禾下土”的农耕记忆,也是“轻摇团扇品梅汤”的诗意延伸。 这份藏于梅子中的生活美学,在明代画家陈洪绶的《调梅图》中化作可视的诗意场景。作为晚明变形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陈 [详细...]
    1. 行走的色彩诗篇——袁文彬的风景油画
    2. 太行山居图(油画) 80×300厘米 2021年 袁文彬 近日,“伏脉千里——袁文彬风景作品展”在北京798艺术区的艺冠空间开幕。展览呈现了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油画家袁文彬的26幅油画精品,记录了他行走于祖国各地的所见所感,以及日常的瞬间和念念不忘的风景。方寸之间的记录,真挚而隽永。展出的作品题材丰富,画中可以看到清晨的朝霞、午后的阳光、傍晚的余晖等不同时段的光影变化,以及山川、河流、树木等自然景观的色彩差异。这些色彩的运用让作品更加生动逼真,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在这些作品中,袁文彬的油画艺术融合了西方油画媒介与中国传统写意精神,笔触率性洒脱又不失 [详细...]
    1. 笔底春风 墨生万彩——纪念汤文选百年诞辰
    2. 婆媳上冬学 (国画) 115×67厘米 1954年 汤文选 中国美术馆藏 2025年适逢当代著名国画家汤文选诞辰百年,中国美术馆近期推出“典藏活化”系列展:“笔底春风——汤文选画展”,呈现了中国美术馆收藏的9幅汤文选经典画作,以飨观众。 汤文选(1925-2009),湖北孝感人,被艺术界誉为“20世纪最后的写意国画巨匠”。他天资聪颖,自幼热爱绘画,时常临摹家藏古画,表现出极高悟性和天赋。1947年,22岁的汤文选入学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现湖北美术学院),师从张肇铬、张振铎、王霞宙,主修写意花鸟。1951年,他进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西洋油画,学习 [详细...]
    1. “不肯作神仙”——以齐白石艺术架起连接心灵的桥梁
    2. 近日,由北京画院、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不肯作神仙——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在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拉开帷幕。 展览标题取自齐白石篆刻的一枚印章——“年高身健不肯作神仙”。齐白石高寿近百岁,一生堪称传奇。他从湖南湘潭的田埂走出,先后做过走街串巷的木匠、主顾家里的描容师傅、琉璃厂的刻印画师,直到“衰年变法”艺术大成,终于扬名海外。在百年岁月中,齐白石秉持着赤诚的生命状态,他立志画“亲眼所见、亲身所感”的自然万物,宏如壮丽山河、微若花木鱼虫,都在他笔端唱诵如歌。无怪乎他说“不肯作神仙”——人间瑰景,不羡神仙。 借此印文,展览将深入呈现齐白石的水墨艺术。这不仅是历史上首次系统性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呈现齐白石的艺术作品,也为全球观众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领略中国水墨艺术如何不断 [详细...]
    1. 国际上的那些双年展
    2. 双年展,是当今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一种大型艺术展览形式,具有制度化、当代性、前沿性、国际化等特点,对其根源的追溯及经验的借鉴对于我国当下双年展的实施及未来发展都颇为有益。 1895年,首届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在威尼斯绿园城堡举行。这个最初为庆祝意大利国王和王后银婚的提议,却出人意料地成就了一种崭新的展览模式。这件盛事因设定每两年举办一次而得名“双年展”,因举办地点固守威尼斯,从而开启了“城市+双年展”为名的国际艺术品牌之路。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著名的双年展,被誉为“双年展之母”。 双年展本意为每隔一年举办一次的国际艺术展览制度,但也会出现三年或五年举办一次的情况。它通常以一个确定的学术主题在全球征选作品,汇集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地艺术领域最具前沿性的当代艺术成果,成为国际艺术交流的平台和引领世界艺术的风向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18(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