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重庆丰都:“新丰书院”暖乡村
    2.   二胡弦音婉转,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象棋落盘清脆;村民捧着种养技术书籍,不时用笔标注;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调色画画,桌上的手工折纸堆成了彩色小山,欢声笑语裹着墨香,在书院里回荡……初冬的早晨,记者走进重庆市丰都县许明寺镇佳苑社区的“新丰书院”,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暖意与活力。   “自打有了书院,老老少少都盼着来‘打卡’。如今全镇7个村(社区)的‘新丰书院’,已经举办了160多场活动,村民们在这儿找着了乐子、学到了本领。”许明寺镇党委宣传委员刘芮含笑着说。   丰都作为劳务输出大县,摆在面前的现实难题是:85万户籍人口中,有20多万人常年在外务工,1.4万名留守儿童少了陪伴,7000多名空巢老人缺少照料。   为破解困境,丰都以文明培育、实践、创建为抓手,升级改造农家书屋、乡情陈 [详细...]
    1. 全球史书写的理论发展与学术实践
    2.   伴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的扩张,以欧洲为中心书写人类历史成为国际学界的习惯做法。各个民族、国家的历史书写理论也都无一例外地受到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书写理论的强烈影响和支配。20世纪以来,伴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传统的西方中心主义叙事,特别是东方主义式的历史书写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日益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和挑战。在经历了后现代主义极端的历史主观书写论冲击的同时,西方历史书写形态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向。   20世纪下半叶直至21世纪初,国际史坛对全球史观及其实践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关注,推动全球史书写理论的发展。从杰弗里·巴勒克拉夫的《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到格奥尔格·伊格尔斯、王晴佳、苏普里娅·穆赫吉合著的《全球史学史》,从柯娇燕的《什么是全球史》、塞巴斯蒂安·康拉德的《全 [详细...]
    1. 意大利在复兴古希腊文化中的作用
    2.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次深刻的文化转型,而古希腊文化的再发现和传播,正是推动这一转型的核心动力。自14世纪起,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逐步从拜占庭等地引入并翻译古希腊作品,构建起从发现到整理、从教育到翻译的接受路径,掀起了一场席卷欧洲的思想与学术复兴。这一时期,亚平宁半岛上城邦共和国之间的政治和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纷纷致力于复兴古代希腊的人文精神、共和传统和科学思想,因为这样既可提升城市声誉,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推动文化的持续繁荣。   在中世纪欧洲,古希腊作品多零散保存在修道院和私人图书馆中。学者们多借助西塞罗和老普林尼等古罗马作家的转述,间接了解古希腊思想。彼特拉克是第一位明确倡导学习希腊语的人文主义者,他深知从源头汲取知识的重要性。14世纪中期彼特拉克跟随卡拉布里亚的巴拉姆学习过一些希腊语,接触到柏拉图等人的作品,还 [详细...]
    1. 墨场扛鼎:朱德源只手擎起半城匾
    2. 八十一岁寿辰这天,朱炳仁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在杭州河坊街的江南铜屋,一间为朱炳仁父亲朱德源先生精心布置的文献厅正式开放。这份由儿子朱军岷悄然准备的厚礼,揭开了一位杭州文化名人——朱德源的精彩一生。 展厅里陈列了朱德源的书画作品、出版书籍、新闻剪报等文献资料,也有他曾经的文房用具、打铜使用的工具等;旧书桌上,放着许多新旧书籍,最新的一本是有关朱德源的媒体报道专辑,收录了几十年来媒体对朱德源的各类报道。 透过这些泛黄的史料,我们看到了一位在动荡岁月中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者;在改革开放初期勇于创新的中国文化市场开拓者;在杭州城里积极奔走的乐善 [详细...]
    1. 永田里2号:朱德源将首家民营书画社铸成“金字招牌”
    2. 杭州的浣纱路永田里2号,那方朱德源题写的“墨缘堂”的匾额还挂在巷子的深处,金色的铜字已经不再鲜亮,它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者,沉默地等待着保留那段辉煌记忆的人,来揭开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杭州首家 民营书画社 永田里长六十米、宽三米,里面是一幢上百年的“小巧玲珑”的老房子,从巷口延伸进去是一条长廊,1985年的一天,这条长廊的两侧做起了橱窗,挂上去的都是名家字画…… 那天,朱德源在此开办了改革开放以来杭州首家民营书画社“朱德源书画社”,自书“墨缘堂”,后更名为“杭州西湖字苑”。当时,艺术品还 [详细...]
    1. 秋拍焦点:《凝神》超起拍价670万,引爆书画收藏市场
    2.  2025年10月28日,2025维多利亚国际拍卖会上的当代书画专场上,当代著名画家杨明老师的一副花鸟《凝神》引发全场最激烈竞拍,历经30多轮激烈角逐,最终被行风伟业的智成总裁以988号号牌落锤成交价850万的金额获得。   拍卖现场气氛热烈,青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明老师于2024年创作的70*34cm的花鸟作品《凝神》一经亮相便吸引了全场目光,这副作品以传统写意花鸟为基底,融入现代笔墨语言,最后以点睛之笔翠鸟收尾,兼具艺术价值与收藏潜力。拍卖师报出180万起拍价后,现场买家与线上通道迅速响应,号牌交替举起,竞价从每口10万元逐步攀升至20万元、50万元。   竞争主要集中在3位实力买家之间,其中编号058号的买家与988号买家展开长时间拉锯战,从600万元一路缠斗至80 [详细...]
    1. “电力收藏家”史涌波的情怀
    2. 随着时间的变化,时代的发展,早期的电力工业设备和资料史料在快速缺失、消失,保护好保存好各个发展时期的电力工业典型设备和技术资料、管理资料、工人运动史料的任务越来越急迫。 我们家三代从事电力工业,家庭成员都对电力工业发展史心存一份敬意。父亲从考取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开始接触电力工业,一辈子奉献给了山东电力工业的发展壮大。我们从小就生活在发电厂厂区外边,生活区与生产区一墙之隔,耳濡目染大多与电力生产有关,对电力工业的各个专业都有所接触。对电力工业不同专业面了解的比较全,关于电力工业发展阶段和过程听到的接触到的比较多。自然而然的对电力工业史产生了兴趣,家里多年来收集了大量电力工业老设备、老资料、史料,为电力工业留存了一份实物遗产。 [详细...]
    1. 场景雕塑里的时代脉搏
    2.    【艺苑讲堂】   场景雕塑,是以圆雕、浮雕等手法表现特定事件中人物与场景关系的综合性雕塑艺术形式。它不仅是单体雕塑的延伸,更通过对空间的营造和氛围的烘托,实现叙事性、纪实性与精神性的结合,为观众带来多维的艺术体验。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场景雕塑”课的设立,旨在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敏锐感知力和卓越创新力的雕塑人才,使其能够在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室内与户外之间自如穿梭,创作出既契合时代精神又极具审美价值的雕塑作品。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青年雕塑创作者们在学习与创作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对于祖国 [详细...]
    1. 民艺树魂的综合绘画
    2.    【览事速递】   10月28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承办的“综绘风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绘画三十年展”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开幕。   自1995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以来,30年间,中国美术学院的综合绘画专业经历过院系调整的各种考验,也迎来学科重组的机遇,最终成长为独具学科特色的系科。综合绘画作为一种新的绘画种类,具有与生俱来的实验天性,临时的表现 [详细...]
    1. 点画:书法审美的基石
    2.    在日常生活中欣赏书法,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评价:“这一笔真有力量!”“这个点画圆润饱满。”这些朴素直观的感受,其实都指向了书法艺术最核心的构成元素——“点画”。如果说一件书法作品是一曲动人的乐章,那么点画便是其中最基础,也最富表现力的音符。读懂点画,方能真正步入书法艺术的堂奥,在与古人笔锋的对话中,感知力与美的深层意蕴。   在中国书法的传统语汇中,“点画”远非简单的笔墨痕迹,而是一个蕴含生命的艺术单位。早在东晋时期,卫夫人在《笔阵图》中,便以极具动态的自然意象为点画注入生命: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戈钩如“百钧弩发”。此类比喻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18(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