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赓续与回响:帖学内涵的当代延展
    2.   从帖学到碑学,从碑帖结合到碑帖融合,在当代语境中,中国书法不断更新认识,在思辨中推动创作和研究的双效提升,让当代书法研究的思维和观念愈加靠拢更为科学、理性的认知。   3月11日至4月24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广东省书协、东莞市文联联合主办的“赓续与回响——当代帖学十四人作品展”在广东省东莞市岭南美术馆举办。来自南北书坛的14位新帖学书法家不仅以228件(套)精品力作集中展现了帖学在当代语境下的蓬勃生命力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在“赓续与回响:帖学的当代思考”学术研讨会上,围绕传统帖学的当代转化路径、碑帖融合的边界与可能性、书法教育中的帖学人文性传承、全球化语境下的帖学价值重估、技术革命对帖学本体性的挑战等多个议题展开探讨。   “在漫长的时空里,书法始终围绕着质与妍这两个最重要的本 [详细...]
    1. 马识途书法艺术的当代价值
    2. 马识途作品   著名作家、书法家马识途于2024年3月逝世,终年110岁。与其广为人知的文学家身份相比较,其书法家身份虽然也不时被人提及,但其书法艺术作品的革命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时代思想价值、社会责任价值并未完全为人知晓,大有讨论、研究和学习的必要。   马识途书法艺术具有丰沛的革命文化价值。新中国成立以前,马识途从事了多年党的地下工作,出生入死,妻亡女散;新中国成立后转战工业、科学及宣传等战线,筚路蓝缕勇毅前行;离休后铸剑为笔,钢笔写书,毛笔写书法,书写时代壮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中永远有群众,行动上始终与民族 [详细...]
    1. 书法网络直播利弊谈
    2.   在当今时代,网络直播迅猛崛起,已然成为颇为流行的传播与营销方式之一,深刻重塑了大众的生活与消费模式。书法,作为大众文化生活中备受青睐的艺术门类,也深受网络直播的冲击与影响,书法网络直播随之应运而生,成为艺术领域的全新现象。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众多书法家纷纷入驻直播平台,书法电商直播平台基地(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宛如一座桥梁,连接起广大书画家与众多书画爱好者,使得书画购销模式发生巨变,形式焕然一新,极大拉近了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收藏者之间的距离。   然而,对于书法网络直播这一新鲜事物,业内看法不一。有积极肯定并大胆试水的,有猛烈抨击甚至欲封杀而后快的,冷眼旁观者也不在少数。那么,书法网络直播究竟有无益处?若有,又体现在哪些方面?书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 [详细...]
    1. 景德镇陶瓷书法访学手记
    2.   阳春三月,笔者随景德镇陶瓷书法专题访学班前往“千年瓷都”,开启了一场瓷文化溯源及陶瓷书法探索之旅。   史称“昌南”的景德镇,在北宋时期因所产青白瓷质地优良,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被朝廷以皇帝年号“景德”赐名景德镇,并在此设置官窑。以皇帝年号直接来命名一个地方,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如此殊荣也再证其千年瓷都、中国瓷都、世界瓷都的“瓷都”之身份。   有人说,想要了解一座城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当地博物馆。来景德镇访学,第一站必然要去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打卡。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建馆最早、藏瓷丰富的唯一一所陶瓷艺术专业性博物馆,其建筑本身就是艺术品,蕴含不少陶瓷元素:整体外观设计灵感来自拉坯工艺,远远看上去像一双“拉坯成型”的大手托起一件精美的陶瓷器型;大厅形似圆形窑,而连接各层之间的通廊 [详细...]
    1. 用镜头书写大地史诗
    2. 用镜头书写大地史诗 ——谈陈德高“遥远的地平线”系列摄影作品 在光影交错的艺术世界里,每一幅摄影作品都是摄影师与世界对话的独特语言。站在陈德高的“遥远的地平线”系列摄影作品前,仿佛随着他一同踏上那充满未知与惊喜的探索之旅。陈德高,笔名“西北狼”,是一位用镜头书写大地史诗的行者。他以新疆为起点,将视野拓展至西藏,乃至遥远的南极、北极、非洲等地,将世界尽头的壮丽景色与灵动的野生生命一一收录于镜头之中。 风光摄影,是陈德高对大自然磅礴之美的顶礼膜拜。新疆,那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在不同季节、不同时刻都散 [详细...]
    1. 日常美学的空间表达——清禾雅集对新中式生活的启示
    2. 清禾雅集现场 蒋婷婷 摄   3月20日,正值春分,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畅园,一场以园林为载体,融合刺绣、书法、美术、音乐、茶艺、插花等元素的春日雅集,仿佛一幅以日常美学为主题的画卷,在众人面前缓缓展开。   留云山房前,刺绣艺术家张露专注地绣着“小白的二十四节气”系列,身旁是一幅已经完工的苏绣扇面,扇面上,一只白色小猫好奇地打量着满园春色;音乐家李亚潇徘徊在池中的五折石板桥上,《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等名曲和即兴演奏的江南小曲,缭绕在小桥流水间;池西的亭子里,青年画家张学诚面朝亭台水榭,用半天的功夫绘就了一幅《畅园春景图》;池南的小径 [详细...]
    1. 让苗绣为现代首饰设计注入新活力
    2.   苗绣作为我国苗族的传统刺绣工艺,以精湛的刺绣技艺和丰富多彩的图案、色彩,传递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理解,展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情与艺术魅力。苗绣为现代首饰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素材,同时现代首饰设计通过融入苗绣元素,能够创造出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作品,为苗绣的活态传承注入新的生命力。   苗绣图案丰富现代首饰视觉元素   苗绣的图案纹样不仅有丰富多样的题材分类,而且有天马行空、自由鲜活的造型语言。苗绣图案纹样的造型特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苗绣的图案设计常采取夸张和抽象的手法,如用简化的线条表现形象,使得整体视觉效果更加生动。二是苗绣图案通常注重对称性和均衡感,一般呈现出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的结构,使图案更加和谐,也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美的独特追求。   苗 [详细...]
    1. “冠军风采·冰雪神韵”刀刻剪纸作品展开幕
    2. 由黑龙江省文联、黑龙江省体育局共同主办,黑龙江省民协、绥化市文联承办的“冠军风采·冰雪神韵”刀刻剪纸作品展近日在黑龙江省文联臻艺艺术馆开幕。 展览共展出54件剪纸艺术作品,包括历届冬奥会冠军中国运动员肖像22件、第九届亚冬会冠军中国运动员肖像32件。这些作品将传统剪纸技艺与奥运精神完美融合,生动再现了运动员们的矫健身姿与竞技精神,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对冰雪文化的深度挖掘与传播,以艺术的形式丰富了“后亚冬”效应。 黄锦秋、王广、杨柏婷、庄士超、阚生波等主办方负责人,剪纸作者唐俭以及冬奥会冠军代表张雨婷等出席开幕式。活动现场,唐俭将展出的全部作品无偿捐赠给黑龙江省文联、省体育局,并赠予冬奥会冠军代表张雨婷其肖像作品。 [详细...]
    1. 沈鹏书法艺术发展专项基金全国优秀中青年书法创作系列项目启动
    2. 3月23日,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沈鹏书法艺术发展专项基金全国优秀中青年书法创作系列项目暨“守正创新 笔耕时代”青年书家创作座谈会在京举办。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永军,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等出席会议。会议由李昕主持。 徐永军在讲话中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如何正确认识书法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更好地识才、育才、重才、用才,是推动书法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我们推动建立沈鹏书法艺术发展专项基金的意义所在。要提高政治站位,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行业建设的重要抓手;聚焦能力提升,把出成果与出人才贯通融合;强化责任担当,在建设山清水秀行业生态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详细...]
    1. 古画寻芳:万紫千红竞春光
    2. 春归大地,万物复苏,正是赏花的好时节。年年岁岁花开放,穿越历史的长河,这些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的花朵,被不同时代的画家以笔墨定格,成就了一幅幅饱含诗意与生机的佳作,让我们在今天得以穿越时空,品赏画中的“花花世界”,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韵味与文化内涵。 状如玉蝶的玉兰,是早春时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着明代文徵明的一幅《白玉兰图》,画面中,玉兰花枝条蜿蜒刚劲,花瓣洁白娇美,传递着一种宁静、清新的气息。画家运笔细腻,通过淡墨的层次变化和稀释墨色的技巧,巧妙地表现了花瓣的质感和光泽,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透明的视觉效果;在用色上选择克制,主要使用淡墨和少量的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238(s)   5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