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溯古寻今,融贯中西——走进“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
    2. 宋代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园林正是这一理念的现实对应。园林中的一石一木皆可反映创作者的审美与品格,可以说园林即文人的“立体自传”。 故宫博物院“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刚刚落下帷幕不久,“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又在国家大剧院开幕。本次展览首次集中呈现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北京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画院前院长王明明近些年创作的近百件水墨园林题材精品,分为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两大板块,涵盖其山水、手卷及书法作品,是这位年逾古稀的艺术家用传统笔墨晕染中式园林题材的一次崭新尝试。 [详细...]
    1. “问道三清——王道雨、曲修诚书画艺术展”将在江西上饶开幕
    2. 秋意渐浓,墨香氤氲。一场艺术盛宴即将在上饶市博物馆拉开帷幕——“问道三清——王道雨 曲修诚书画艺术展”将于2025年9月30日正式开展。本次展览将集中展示王道雨、曲修诚两位艺术家近年来围绕三清山相关题材的精心力作,以笔墨为媒,引领观众步入一场融合传统精神与当代审美的艺术之旅。 王道雨,山东嘉祥人。中共党员,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慕鸿书社社员,中国楹联学会艺委会委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济宁市文联原主席、济宁市政协原常委、山东省文联原委员、山东省书协原理事、副秘书长,济宁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人民画院山东书法院原院长,泗河画院原院长 [详细...]
    1. “何以潇湘——‘漫步山水间’湖南当代山水画风暨全国名家作品邀请展”开幕
    2. 9月20日,“何以潇湘——‘漫步山水间’湖南当代山水画风暨全国名家作品邀请展”在长沙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报》社、湖南博物院联合主办,湖南省画院、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承办,长沙美术馆、湖南省画院创研部、湖南省画院美术馆执行,湖南省中国画学会、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岳阳市美术馆、娄底市美术馆协办。 展览以“何以潇湘”为核心主题,设立“楚韵行吟”“浮梦潇湘”“何以潇湘”三大板块,系统呈现近二百件山水力作,梳理并展示潇湘山水自近百年以来在继承与创新中的艺术轨迹。“楚韵行吟:潇湘乡贤名家经典作品展”,呈现老 [详细...]
    1. 突破“玻璃柜+讲解牌”探索博物馆宣教新模式
    2. 观众在山东博物馆参观 本报记者 苏锐 摄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其服务效能直接反映文化资源转化与社会价值传播的质量。过去几年,山东省以“博物馆之城”建设与中小博物馆提升试点工作为契机,突破“玻璃柜+讲解牌”的传统模式,在公共宣教领域形成多元化创新格局。 科技赋能:打破时空边界的体验重构 山东各地博物馆将数字化转型作为突破服务瓶颈的关键抓手,通过“线上云端拓展+线下沉浸互动”的双重布局,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增进体验深度。 在云 [详细...]
    1. 安徽灵璧:让钟馗“从画里走出来”
    2. 安徽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钟馗剪纸 9月12日,安徽省灵璧县博物馆内,94岁的孙淮滨凝神屏息,在宣纸上缓缓落笔;身旁,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陈光林配合着他的节奏,共同创作一幅钟馗画。围观者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场跨越年龄的艺术对话——最年长的钟馗画非遗传承人与当代艺术家同台创作。 此时,在县城另一端的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教室里,17岁的王小芙正专注地拓印钟馗画:上纸、刷纸、轻砸、上墨……每个步骤一丝不苟。“一张画要轻砸数千次,虽然辛苦,但能感受到文化的深厚。”她说。这个高二学生或许还未意识到,她所学的这门传统技艺正成为 [详细...]
    1. 丰子恺:用纯真之笔绘真善美
    2.   丰子恺是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大家,在绘画和文学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丰子恺被誉为中国现代漫画的开创者之一,但很快人们就发现“子恺漫画”独树一格,抛开了漫画所谓夸张、讽刺、针砭时弊的形态,将古诗词的意境隽永、真善美的人间情味,持续融入现实生活,走出了一条融合漫画与诗画的现代绘画之路。   在绘画上,丰子恺自述可分为4个时期或4个主题:第一是描写古诗词时代,第二是描写儿童相时代,第三是描写社会相时代,第四是描写自然相时代。四者之间并非判然有别,而是“交互错综”。   自2018年在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等举办 [详细...]
    1. 中国油画学会三十年 探索油画与时代共振的发展之路
    2.   9月19日,由中国油画学会、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上海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巍巍者华——中国油画学会三十年纪念大会暨艺术展”及系列学术活动在上海美术馆开幕。这场汇聚全国油画力量的艺术盛会,不仅回溯中国油画学会30载发展历程,还以丰富多元的作品,展示了中国油画在语言探索、风格演进与精神表达上的丰富层次与时代风貌。   今年是中国油画学会成立30周年。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油画领域的重要学术团体,中国油画学会以“真诚心态、关注现实、民族精神、多样探索”为宗旨,鲜明提出“自觉构建油画中国学派”的学术主张,围绕“重建本土艺术的深度精神”“高树绘画语言的研究精神”“呼 [详细...]
    1. 展现数字时代的艺术语言重构
    2. 宿志鹏个展“Alt+Tab混合变位”日前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奥林匹克艺术研究中心主办,以计算机快捷键“Alt+Tab”为意象,指向数字语境下“切换”与“混合”的体验,借“变位”概念,展现数字时代的艺术语言重构。 宿志鹏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研究员,主持或参与过全国多地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和城市公共艺术专项规划。在本次展览中,宿志鹏将自己的个人艺术创作思考和教学实践中的理论思考进行整合与呈现,形成“个人风格的公共艺术创作”和“公共艺术语境的艺术家参与”两条线索,呈现了当代艺术在数字文明进程中的新可能。展览不仅展示雕塑、装置及跨媒介实验,还通过空间叙事与观众互动,营造沉浸式观展体验。 开幕当天,首场学术活动“数字作为语境和方法”同期举行。艺术如何在算法与平台逻 [详细...]
    1. “中国美术馆文创·艺树空间”揭牌
    2. 9月23日,“中国美术馆文创·艺树空间”在北京市东城区首开首院金融文化产业园揭牌。据悉,中国美术馆将在空间引入主题展览、文创产品等,把高品质的文化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让更多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佳宴。 此次合作是中国美术馆落实“人民至上”办馆理念,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方面的一次实践,旨在发挥国家美术馆的文化引领作用,深度推进“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融合,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提升中国美术馆的文化传播力和创新活力。 中国美术馆拥有丰富的文创开发经验,推出的齐白石、库淑兰等系列文创产品广受观众喜爱。“中国美术馆文创·艺树空间”的落成,是打造“美术进社区”融合模式的起点,也是文化产业赋能城市更新的一次尝试。中国美术馆方面表示,希望该空间能够有效激发文化消费活力,增强市民游 [详细...]
    1. 史迹丰赡 翰墨生香——评《山东书法全集》
    2. “山东书法全集” 顾亚龙主编 山东画报出版社   在中华文明丰厚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中,书法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山东作为书圣王羲之的故里,书法艺术积淀尤为深厚。耗费十余年之功编著而成的《山东书法全集》(以下简称“全集”),是对山东书法文化遗存的一次系统整理与精彩呈现。   全集收录了大量珍贵的书法资料,包括山东书法文化遗存、山东文博单位保存的文物以及山东籍书法名家作品,内容则根据书法文化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18(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