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聚焦人物的人性光辉和情感流露,塑造真正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2. 《岁月如歌》2001年 136cmX68cm 以藏族聚居区风土人情为表现题材的艺术家不在少数,大部分都着眼于其肃穆神秘的气氛。诚然,宗教仪式感早已随着代代传承在藏族同胞的心中沉淀为一种神圣永恒的信仰,但与之相对,对藏族同胞日常生活的人文关怀却常常缺席。南海岩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挖掘藏族同胞的人性光芒和情感流露,并通过这种情感与宗教的联系,塑造了真正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艺术家在其2001年的作品 《岁月如歌》里对画面中一老一小两位女性的表现已经具备了这种倾向。老妇人的脸上布满历经沧桑的痕迹,但艺术家通过微微皱的眉头和嘴部的硬朗线条透 [详细...]
    1. “分叉:树——陈恩深当代漆画展”将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2. 前言 我与恩深相识相交多年,欣慰他即将在川美举办个人画展——事实上,早在十年前筹办中国现代漆画文献巡展期间,我赴川美考察,在恩深家中看到他多年来创作积累的大量精彩漆画作品时,就提出他应当与文献展同时举办一个平行的个人漆画展,借此机会可与全国的漆画同行们交流切磋。出于种种考虑,恩深没有接纳我的建议,但却也丝毫没有停下自己在漆画领域探索、创造的步伐。如今这个展览的举办,相较十年前,想必是对陈恩深的漆画艺术乃至艺术观念的一次更加完整、成熟的展示。 听恩深介绍,他的这次展览由四川美院主办,且被列入川美学统系列展的序列当中。这当然是对他艺术成就以 [详细...]
    1. 林鸣岗·生命之树画展有感
    2. 林鸣岗 春天来了 81cmx100cm 布面油画 2000年(入选法国艺术家沙龙 2001) 林鸣岗是我在香港认识很久、并且敬佩的一位画家。我一直觉得他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不但是一位优秀的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作家。 林鸣岗曾经在香港美术专科学校学画,又到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深造三年,曾经在巴黎卢浮宫临摹大师作品两年多。他旅法20多年,是学院派画家,根基深厚,被认为是旅法第三代杰出画家。百年来,中国文化、艺术上出现了重大的变革时代,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像徐悲鸿、林凤眠、吴冠中等等一样,他们都要到法国学画求艺,这表明他们的艺术除了 [详细...]
    1. 从实践中来——谈刘翔鹏的绘画艺术
    2. 集结号 240×195cm 纸本设色 作为清华大学的一名博士研究生,翔鹏有着较好的专业素质和理论素养,其作品在同年龄的青年艺术家群体中也显得比较有特点,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作为博士学业的一部分,他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功举办过个人中期作业的汇报展,展示绘画创作艺术语言等方面的一些实践探索,也陆续发表了若干篇论文。 他的博士理论研究,选择的是关于艺术创作形式语言方面的大课题。从未来的趋势看,中国画的整体发展态势将是多样化风格和新形式探索并存的格局,其中关于意象造型、视觉色彩、构成图式、形式意味等问题,在专业美术教学中往往是我们容易忽略、没有下 [详细...]
    1. “墨韵同道——王巍、刘翔鹏中国画作品展”将在济南开展
    2. 序 丹青承古意,水墨肇新元,展卷细观王巍、翔鹏二人新作,恍若重见多年前清华园中两株临风新篁,今已蔚然成林,各展苍翠。 两位学生均为我在清华大学招收的博士生,随我研习绘事经年,现今王巍深耕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水墨现代性问题,翔鹏立教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水墨构成原理问题,他们以勤奋为舟,以才华为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这份坚持与勇气,完美诠释了"守正创新"的时代命题。 作为师者,最欣慰莫过于见证弟子们的成长和进步。我鼓励你们,继续以笔墨为笔,观照现实,创作出更多触动人心的作品。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你们能继续保 [详细...]
    1. 数字技术赋能艺术教育新方向
    2. 数字技术赋能艺术教育新方向   ——访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儿童福利会会长、陕西省美协顾问宋亚平   日前,随着ChatGPT、DeepSeek等AI工具面世,引发有关数字技术如何影响教育、艺术、医疗等领域的广泛讨论。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儿童福利会会长、陕西省美协顾问宋亚平长期关心儿童青少年教育,就AI赋能科艺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推动数字赋能乡村美育教育等话题,与本报记者分享了见解。   AI技术催生人才培养新要求   宋亚平认为,在数字化时代,教师数字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工作能力的强弱,未来如何学会人机协同的学习与工作方式,将成为国家人才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022年11月,教育部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从数字化意识、数 [详细...]
    1. 景德镇申遗,他想请故宫“搭把手”
    2. 景德镇申遗,他想请故宫“搭把手”   ——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学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王安维推动“尊文化”合作    2020年9月22日至12月20日,故宫博物院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明代御窑瓷器”系列对比展之“御瓷新见——景德镇明代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瓷器对比展”在故宫博物院景仁宫展出,图为展览海报。   今天,景德镇已成为诸多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地,文化传承底蕴深厚,发展活力朝气蓬勃。2025年,江西省明确表示将支持景德镇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表示将举全省之力支持景德镇申遗。 [详细...]
    1. 人体艺术的审美价值与教学实践研究
    2.   人体艺术是美术作品中尤为重要的一笔,由于历史、民族习惯、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我国文化艺术的历史长河中,人体艺术作品特别是裸体艺术作品尚属少见。然而,东西方文化总是不断交流、相互影响的。近代我国美术界不但在艺术教学中采用了人体写生训练,中小学美术教材内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人体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欣赏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似乎可以认为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美术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人体艺术作品,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需要,是时代进步的需要,是对“为什么要画人体”问题的一种诠释。   人体艺术的发展历程 [详细...]
    1. 佳士得春拍艺术品在京预展,马格利特、雷诺阿作品亮相
    2. 3月8日,“佳士得2025年香港及上海春季拍卖”预展在佳士得北京艺术中心开幕。各大拍卖行的春拍信息也在为艺术市场新动向释放信号。 佳士得2025年春拍,香港拍场以雷诺阿成熟时期的风景作品领衔,上海拍场以赵无极甲骨文时期的作品领衔。北京预展现场,佳士得中国区主席杨媛草特别介绍了艺术家雷尼·马格利特的纸上作品《千里眼》。 比利时超现实主义大师雷尼·马格利特是艺术市场炙手可热的名字,去年,其名作《光之帝国》在纽约佳士得以1.2116亿美元售出,一举刷新马格利特作品拍卖纪录,荣登2024年全球最贵艺术品的宝座。此次即将在香港上拍的《千里眼》,呈现了 [详细...]
    1. “千年丝韵——徐乐乐·缂丝艺术特展”启幕,构建跨越千年的艺术对话
    2. 3月8日, “千年丝韵——徐乐乐·缂丝艺术特展”在荣宝斋美术馆第二展厅揭幕。 “千年丝韵——徐乐乐·缂丝艺术特展”集合徐乐乐纸本设色作品、缂丝非遗技艺作品,艺术装置于一堂。其中,《莲塘乳鸭图》的色彩还原版,艺术家画稿创作版,AI创作抽象版,形成一条从古代到未来的审美线索,值得观众从对比中找到差异。而缂丝技艺的进化也随着画稿的进步而逐步优化,如朱克柔的朱缂法(古代版)到双面三异缂丝(AI版)。 展品中徐乐乐的“戏说莲塘”系列尤为瞩目。该系列以宋代缂丝大师朱克柔的经典为灵感,融入当代哲思,构建跨越千年的艺术对话。展览还精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宫内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238(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