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王新伦·水墨人物画丨优秀的作品应当反映时代浪潮,直击人心。
    2. 《万丈高楼平地起》175cmx233cm 王新伦的作品大量描绘了平民的生活图景——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革命区的老战士、淳朴真诚的瑶族兄弟姐妹、慈祥和蔼的耄耋老人,以及吃苦耐劳的建筑工人等等。他始终坚信,艺术创作必须扎根生活,才能超越生活;优秀的作品应当反映时代浪潮,直击人心。 王新伦的画作,在表现当代中国那些再平常不过的,然而也是中国真正脊梁的普通方面,就有着这么一种令人无法忘怀的感动。 [详细...]
    1. 陈斌《千手观世音》| 将传统佛教题材与现代量子科学的概念结合
    2. 陈斌的量子重彩作品《千手观世音》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将传统佛教题材与现代量子科学的概念结合,呈现出一种跨越时空、融合东西方哲学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意境。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解读其表达境界。 1. 科学与灵性的对话 量子视角的象征:量子物理中的“不确定性””叠加态”“纠缠”等概念,被转化为视觉语言(如流动的色块、交错的能量线条),隐喻宇宙的无限可能与微观世界的玄妙。这与佛教“空性”“缘起性空”的哲学形成呼应,暗示物质与意识、存在与虚无的深层关联。 科技与信仰的调和:作品打破科学与宗教 [详细...]
    1. “日月同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辉教授水墨作品江苏省巡展”收官
    2. 《故土家园系列之一》 纸本水墨 50cm×98cm 2020年 “日月同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辉教授水墨作品江苏省巡展”自2024年4月3日起经盐城、张家港、淮安、南京、苏州、扬州、江阴,共7座城市巡展,并于2025年2月13日圆满收官。 巡展展出陈辉教授近年来的精选水墨作品121件,分为“故土家园”“山川异域”“恒古天地”“物照光华”“静之物语”5个板块,全面地反映了他在当代中国水墨艺术实践、学术研究与艺术教学方面的风貌与主张。 执行策展团队用高效和专业化呈现每一场展览,其卓越之处在于既构建完整的艺术场域,又让自己隐形于观众感知之外 [详细...]
    1. 动画片《山海传奇》第二季收官—— 一场“国漫”艺术与典籍文化的破壁之旅
    2.   国产上古神话动画片《山海传奇》第二季日前在CCTV-1综合频道收官,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引领观众踏上了“一步跨越千年”的神话之旅。该动画匠心独运,取材于《山海经》《史记》《尚书·禹贡》等中华经典文献,巧妙融合石峁、喇家等历史遗迹,细腻描绘了少年禹在回归有崇部落后的自我探寻与成长历程,让“大禹治水”这一古老传说在新时代焕发出全新光彩。   神话新解:少年英雄与时代共鸣的交响   创作团队加大从“文化符号”向“文化精神”的开掘,《山海传奇》第二季以禹在有崇部落的成长为主线,不仅展现了一段上古英雄的动画故事,更是一部关于自我探索与少年成长的情感故事。禹的每一步前行,都伴随着对“我是谁”的追问,这种共鸣跨越时空,触动了当代观众的心灵。在禹的身上,观众看到了挑战的精神与蜕变的勇气,感 [详细...]
    1. 构建馆际协同机制 赓续中华历史文脉
    2. 观众参观中国美术馆“墨韵文脉”系列展览 陈曦 摄 构建馆际协同机制 赓续中华历史文脉   ——专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博物馆、美术馆成为大众触摸历史、感知文明的重要窗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突破馆际壁垒、激活文化资源“一盘棋”,是这一命题的实践关键之一。 [详细...]
    1.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青年美术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2.   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青年文艺工作者强化责任担当,增强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意识,传承和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从战略性高度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青年美术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为青年艺术家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为中国美术攀登文艺高峰提供人才支撑。   青年美术人才潜能亟待全方位、整体性激发。近年来,青年美术人才在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及各省级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在建构中国式现代美术理论方面,均展现了强大的实力,甚至成为了主力。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金奖获得者的主体为80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中,60%的作者为80后、90后。但如何更加 [详细...]
    1. 书卷气与静气——浅谈康杰的山水画作品
    2. 大漠长河(中国画) 康杰   世界上应该没有哪一种绘画能像中国画一样,把物与心、虚与实、形与神融合得相得益彰,从而呈现出体察人生、观照世界的哲思与深情。   在认识四川画家康杰之前,我是先认识他的作品。由于编辑工作原因,我得以欣赏到四川乃至全国很多优秀画家的作品,其中,康杰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一股清新淡雅的书卷气。他的山水画作品整体而言恬淡而幽远、典雅而洁净,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走来,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意境。于是我多次选用他的作品,时间久了,我和康杰也从“线上交流”跨越到“线下奔现”。   康杰的作品,正如其人,温和质朴 [详细...]
    1. 触摸当代艺术的“时间肌理”
    2.   比利时位于欧洲的心脏地带,这里是巧克力之国、漫画之城;在这个国家并行着荷兰语、法语、德语三种官方语言,使得现代主义以来的比利时艺术创作语境在多元中并生。这种与众不同自然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比利时艺术,比利时艺术家在全球舞台上以创新和个性著称,他们通过作品,让观众感受到自己对于社会议题、自然生态、人类情感的深切关注。随着“时间的肌理:比利时当代艺术展”于近日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展出, 16位比利时顶尖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比利时当代艺术在绘画、雕塑、装置等多领域的魅力,用艺术的纽带连接起中比两国观众的精神共鸣。   “时间的肌理”是本次展览的主题,艺术家们通过作品讲述时间的样貌,分享时间的“物性” ,他们将离散的时间片段汇聚在一起,从不同角度探讨时间与人类生活、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关系。有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 [详细...]
    1. 用小写的“china”讲述好大写的“China”
    2.   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市委书记胡雪梅借《中国艺术报》一篇报道谈了一个大课题—— 用小写的“china”讲述好大写的“China”   江西景德镇“千年瓷都”的美誉家喻户晓,而在新时代,又该如何把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3月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市委书记胡雪梅就这个话题娓娓道来,并特意拿出一份当天的《中国艺术报》,借其中一篇关于赣剧艺术创新的报道《从〈李尔王〉到〈李迩王〉:让莎翁经典戏曲化赣剧化》来阐释她的思路。   在胡雪梅看来,要精心呵护陶瓷这一中华瑰宝,让千年陶瓷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景德镇必须在技艺、品牌等方面的守正创新中,开启文化交流的新篇章。胡雪梅介绍,景德镇目前在保护传承中努力“见人见物见生 [详细...]
    1. “文脉传薪——中国写意油画第二届静物专题研究展”在深圳开幕
    2. 3月1日,“文脉传薪——中国写意油画第二届静物专题研究展”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一楼展厅正式开幕。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13日,由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主办,《中国油画》杂志社、深圳市深视觉美术创作研究院协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担任总策划,范晓楠为学术主持。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院学术委员会顾问,中国璧画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戴士和先生;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参军先生;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油画》杂志主编,北京当代中国写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210(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