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虚实之衡——创作中“取舍”与“克制”
    2. 刘春亭 观山海04 40×170cm 纸本 2024年 在绘画创作中,我们往往从设计构图入手,精心经营画面的结构、黑白灰布局与色彩关系,直至正式动笔。无论是颜色的铺设,还是线条的质量,都力求严谨;在最终的塑造阶段,也常全力以赴,力求将对象或场景刻画得深入而充分。然而,在绘画过程中,“完成度”应把握在何种程度,是一个值得反复斟酌与深入探讨的问题。适度的刻画能使作品既完整统一,又生动自然;但若过度描绘,则容易削弱画面的灵气与生机,破坏整体的和谐,最终影响艺术表现力。 绘画若只拘泥于形式,便易丧失其神韵。在描绘过程中,若过度执着于物象的每一处细节 [详细...]
    1. 绘画的过度描绘带来了什么?
    2. 柴静 孙家沟印象1 26×58cm 纸本水墨 2025年 在当代水墨画实践中,“超真实拟象”的创作倾向日益凸显。画家通过对物象的过度描绘,陷入对客观世界的超精确再现,不仅反映了艺术主体在当代视觉文化中的身份焦虑,更导致了水墨艺术本体的异化。从现象学视角审视,过度描绘构成了“存在的遮蔽”,使观者审美体验停滞于表象认知,阻断了观者与作品内在精神性的交互。本文旨在解构过度描绘的视觉机制,论证当代水墨画应从再现性向表现性转换,重建感受性的美学优先性。 过度描绘的本质在于创造了一种“视觉的暴力”。这种“暴力”通过极致化技法展示,将观者囚禁于表象世界, [详细...]
    1.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2.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并于11月22日正式举槌开拍。 本次拍卖会共呈献121件精选藏品,涵盖书画、瓷器、玉器等艺术门类,汇聚匠心之作与文化珍品。书画板块可赏山水花鸟的灵动飘逸,抽象油画的视觉冲击;瓷器单元可见汝瓷的温润天成,青花纹饰的静雅成趣;玉器部分既有龙凤图腾的古老神秘,亦有瑞兽雕件的福泽绵长。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时间的温度与艺术魅力。 “永恒回响”主题意在探寻艺术与文化在时光中的回声。书画中笔走龙蛇的气韵,瓷器里窑火淬炼的色彩,玉器上温润如水的光泽,皆诉说着人文精神与美学传承的延续。它们以无声的姿态,映照着文化的心绪, [详细...]
    1. 艺藏巅峰 · 传世精品 全球顶尖艺术大师孙永印拍卖专场预展
    2. 孙永印
1954年出生天津市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中央美术学院进修 中国现代艺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八一电影制片厂美术师(中国第十七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获得者)

其油画作品
《行军路上》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破土》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死生之地》入选第九届全军美展
《沉积》(秦佣系列之二)入选第十届全军美展
《沉积》(秦佣系列之三)荣获2001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特等奖
《红墙》入选全军“远太杯”美术作品展,荣获二等奖
《东方》入选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第四届美术作品展
《印记》入选建国5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
《月光》太平洋国际拍卖会收藏家收藏
《夕阳》太平洋国际拍卖会收 [详细...]
    1. 东方与西方对话 “纸间双影—李旺 张驰双人展”在山西开幕
    2. 展览现场。 田露 摄 11月12日,“纸间双影—李旺 张驰双人展”在山西省图书馆开幕。 本次展览由山西省图书馆主办,天津美术学院承办,集中展出来自天津美术学院的李旺、张驰两位教授近年创作的70余幅佳作。作品涵盖中国水墨与油画两大门类,为山西公众带来一场融合东西方美学理念的艺术盛宴。 展览以“纸间双影”为主题,深刻寓意两位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与精神对话。“纸”既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媒介,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也统摄了李旺的纸本水墨与张驰的情感叙事载体;“双影”则既指两位艺术家风格各异的艺术轨迹,也象征着他们在传统与现代、东方 [详细...]
    1. 以纸板重构艺术史经典 “恍然之视——胡里奥·阿纳亚个展”亮相上海
    2. 艺术家胡里奥·阿纳亚将梵高的自画像复刻到纸板上。中新网记者 张亨伟 摄 “恍然之视——胡里奥·阿纳亚个展”11月12日在上海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启幕。作为“2025西班牙艺术季”的收官之作,本次展览汇集艺术家胡里奥·阿纳亚的60余件代表性作品,呈现其如何以独特的视觉语言,对艺术史谱系中那些经典图像展开深刻反思与创造性重构。 展览现场,伦勃朗、莫迪利亚尼、莫奈、梵高、高更、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都在胡里奥·阿纳亚的笔下经历了一场“挪用与摹仿”的过程。“我的创作是‘盗取’美术馆的名画,将其置于不同的语境中,以错视画的形式重现,并向观众展示另一种 [详细...]
    1. 在传统造物中思考造型语言——从《心河》等作品谈起
    2.   吴小艳 《飞鸟系列》 陶瓷雕塑 110cm×25cm×40cm 2023年   【摘要】本文从传统器物中研究中国传统造物精神,并融合时代图景与个人体验,探寻中国陶瓷人物雕塑的艺术语言,试图为传统陶瓷艺术的时代创新提供新的可能。   【关键词】陶瓷雕塑;造物;造型语言   启发   找寻中国陶艺的创新之路   陶瓷艺术是中国的文化表征之一,各个时代的陶瓷艺术兼具地域文化特色与时代艺术特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新时代的热 [详细...]
    1. 论王琦在近代景德镇瓷画艺术中的革新与引领作用
    2.   【摘要】王琦作为“珠山八友”的核心人物,被称作“西法头子”。王琦的技法突破了传统粉彩的局限,他建立的月圆会构建了新型艺术共同体,其创作理念和艺术实践推动了近代景德镇瓷画从工艺装饰向独立画种的转型,也为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参考。本文通过艺术本体创新、艺术生态建构、思想传播三个角度,揭示其融合中西技法、重构瓷画艺术生产机制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王琦;瓷画艺术   艺术本体的创新突破   王琦的创新体现于技法融合与观念突破两方面。在笔墨语言层面,他创造性地将黄慎以书入画的写意精神与西方造型理念结合,形成独特的线面交响技法。以《秋山赏月图》为例,画中人物衣纹的顿挫笔触既延续传统铁线描的韵律美,又通过墨色浓淡变化强化立体感。这种创新被孔六庆称为瓷板画艺术的书写性革命。值得注 [详细...]
    1. 谢麟 | 与传统的疏离,绘就执着于艺术的心境
    2. 谢麟 《纺棉花》 谢麟曾经做过《广西日报》的美术编辑,也是一位硕果累累的油画家,算是我的同行,也是我研究的对象。品读其作品,可以感受其孤独和优雅,为其写评则让笔者心灵有伴。 作为艺术评论工作者如果一味例举其成果,而弱化对其艺术审美的讨论,则有偷懒嫌疑,但必须强调的是一切荣誉都是对谢麟执着艺术纯粹性的嘉奖,而收藏谢麟的作品则是对其艺术成就的最佳肯定。 纵览谢麟的作品,可以看到他的题材广泛、涉猎众多、形式也各有侧重,各臻其妙,所以很难把谢麟归为某一类型的画家,也很难只写某一类作品就能把谢麟说得明白。那就跳出规范式“译注体” [详细...]
    1. 潘鲁生:扎根传统且锐意出新
    2. 《烽火燎原,吞噬豺狼》365×217cm 纸本指墨 2025年 近期,刘万鸣的艺术展览接连举办,备受关注。不久前,他的个展在西安成功举办,这次又来到齐鲁大地,在山东美术馆呈现了一场综合性、学术性的展览。这不仅为山东广大观众,特别是美术界同仁,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契机,也再次彰显了刘万鸣作为当代中国画领军人物的重要影响力。 刘万鸣的艺术实践,鲜明地体现出两大特质:一是扎根传统,二是锐意出新。 首先,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宋元时期的美学精神与笔墨体系,有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宋元绘画所崇尚的格物致知、静观内省、精微写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78(s)   5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