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灵蛇恋语——孙洪敏蛇年&情人节美术作品展”将在广州开展
    2.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冯至《蛇》 2月14日,“灵蛇恋语”——孙洪敏蛇年×情人节美术作品展将亮相珠江公园湾区书屋,集结了艺术家孙洪敏为2025蛇年和情人节主题创作的倾心之作。 孙洪敏是中国当代杰出的女性艺术家。她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任广东省女画家协会主席,作品曾获国奖、省奖等重大奖项,在油画领域凭借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造诣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孙洪敏的艺术风格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为显著 [详细...]
    1. 安徽省文联召开“新春第一会”
    2. 为切实做好开局起步各项工作, 2月7日至8日,安徽省文联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文联、安徽省委宣传部部署要求,聚焦扎实推动安徽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就更好谋划2025年全省文艺文联工作开展交流研讨。 安徽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何颖,安徽省文联党组成员、主席陈先发,安徽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孙传琴、林勇,安徽省文联机关各处室、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参加。 会议指出,今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安徽省文联换届之年。做好今年安徽文艺文联工作,必须坚持提高站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贯穿的一 [详细...]
    1. 西藏摄协开展文艺惠民活动
    2. 2025藏历新年来临之际,2月8日,西藏摄协在拉萨宗角禄康公园开展了一场文艺惠民活动,为市民带来温暖与欢乐,增添节日氛围。 在“情系市民证照义拍”主题惠民活动现场,西藏摄协的会员们以专业的摄影技术为大家拍出一张张满意的照片,用镜头定格群众生活中最美的瞬间,并现场打印赠送证件照。 同期,由西藏城关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西藏摄协为顾问单位的“冬游西藏”主题摄影展览也在活动现场亮相。此次展览展出了以冬季旅游摄影为题材的不少西藏摄协会员摄影作品,涵盖了拉萨市城关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民俗等丰富题材,为市民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此次活动向群众赠送了历届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画册、大美西藏题材摄影画册、俯瞰西藏航拍系列摄影画册200余册,证件照200余张。 [详细...]
    1. 民间美术里的“四时玩趣”
    2.   四时是自然界的季节变化,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依据。《逸周书·周月解》里有言:“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人们顺应四时安排生产和生活,并以此自然之道体悟宇宙运行的规律,在“大道”之中修养性情、教化道德,共建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秩序。   正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根植于农耕土壤的中国民间美术,在民俗文化中体现出造物美学。在民间美术的世界里,天上地下、过去未来、宏观微观都可以交陈互处,浑然一体。顺四时之序,拥抱天地大美,洋溢着艺匠们无法掩饰的创造激情,是民间“四时玩趣”美学的生动表达。正如民盟中央副主席、中 [详细...]
    1. 在东方的高地上——写在“丹心铸魂——吴为山艺术展”举办之际
    2. 袁隆平(雕塑) 吴为山   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当然这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还包括不同的物种和生命在生物链上的彼此关联,以及更重要的不同文明和文化数千年来的相互依存与共生。没有一种伟大文明不具备接纳、包容、吸收和过滤其他文明的强大能力,否则这个文明就不会延续到今天。抑或在某个时段,曾出现过不同文明和文化间的对抗与冲突,但历史的演进过程告诉我们,这种状况都是短暂、无法持久的。   如果把不同文明和文化间的相互关系放在不同的艺术创作上,我们就更能看清楚,它们所形成的对话与借鉴关系一定会在东方和西方最杰出的艺术家身上变得异常清晰。因为作为人类 [详细...]
    1. 画外话:梅花册页的画者与书者
    2. 梅花册页 毓麟、俞邍、陈半丁 合绘 蒋汝藻 题写 首都博物馆藏   首都博物馆所藏《梅花册页》由毓麟、俞邍、陈半丁合绘白、红、绿梅,白梅下题“毓麟写墨梅”,红梅下题“红梅俞邍写”,绿梅下题“陈年补绿梅”。册页下部题“庚戌(1910年)仲冬小集古槐轩,为夔庵主人合作。汝藻谨记。”圆光画面空间虽小,但内容丰富,白、红、绿梅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为画面中一丛斜插于圆光中的白梅,浓烈的红梅横亘于白梅之后。陈半丁画倒枝疏花绿梅,白梅繁密,红梅浓烈,绿梅疏冷。陈半丁绿梅以淡赭画枝干,浓赭点苔,青绿色画梅花,浓墨画花蕊。   由此合作画的上款 [详细...]
    1. 烈酒醉人向天歌——尤山艺术创作琐谈
    2. 红谷春意(中国画) 尤山   画家尤山多年来秉持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以独特的艺术感知为桥梁,将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紧密相连,不断挖掘新的创作灵感和表现形式,创作了《银灰色的草原》《石头城的传说》《公元2009农历牛年》《天山之恋》《红蜻蜓》《爱在上海诺亚方舟》《塔吉克新娘》等富有深度与内涵的优秀作品,以一些力作斩获了诸多美术界重要奖项。他近年来创作的水墨写意画《山之韵》《红色的鸟》《向天歌》等佳作,则以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参展作品的气象展现出艺术家的个人风貌。   阿道夫·希尔德勃兰特在《形式问题》中探讨“作为赋予生命力之因素的功能表现 [详细...]
    1. “非遗”这个标签不能乱用
    2.    【观者有心】    2004年8月,中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从国家层面开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保护工作。仅仅20余年时间,在继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统的基础上,非遗保护已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令人瞩目的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热潮。然而,在这股热潮中,我们也看到不少“非遗”标签被误用、乱用的情形,在某些情境下,“非遗”甚至沦为博人眼球的噱头。这些行为忽略了非遗保护的初衷,将非遗简单化为具有历史积淀的文化实践成果或追求商业价值的文化产品。在此过程中,“非遗”标签的误用或滥用,使得对商业价值的追求凌驾于对传续非遗整体价值的考量。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在积极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同时,我们须对前述现象保持高度警惕,确保非遗的传续和发展不被简化或曲解。 非遗不 [详细...]
    1. 抵达“光辉的彼岸” 诗歌◎彭鸣
    2. 【 题记:为大型美术作品《光辉的彼岸》 (国艺基金项目)题诗 作者:汪港清 韦红燕 徐智川 尤明辉。 作品:尺寸300X600cm。综合材料。】 把握愚公移山的立体精神 巍峨中稳现坚韧 沉默里恒蕴力量 提取徐悲鸿《愚公移山》的神魂 笔墨在信念与希望的时空中交响 以重彩贴金 意笔彩墨 图片拼贴 [详细...]
    1. “一个人的视觉谱系·王东声作品展”将在京开展
    2. 总 序 作为中国儒道文化中的核心概念,“道”的理念和对它的追寻,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与基因,成为我们安身立命的世界观和人生哲学的一部分。在道家文化中,“道”可以理解为大自然或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儒家文化中,道含有“仁”“忠恕”之意,从某种意义上说,大道,代表着古代政治的最高理想——大同。在《礼记·礼运》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意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这叫做理想社会”。“不孤”则出自《论语·里仁》,所谓“德不孤,必有邻”,意为“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与其相伴”。以“大道不孤”为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21(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