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红色文旅
    1. 江西赣州:少共粤赣省委旧址
    2. 1933年8月,中央人民委员会第48次会议决定在会昌设立粤赣省,同时建立了少共粤赣省委,内设组织部、宣传部、白区工作部等工作部门,下辖会昌、于都、兴龙等十个少共县委,机关驻会昌文武坝。9月,少共粤赣省委作出关于《拥护全苏大会的决定》,就全省青少年积极参军参战和投身苏维埃建设等工作作出六项决定。1934年1月,在会昌林岗坝陈屋祠堂召开了少共粤赣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少共中央局宣传部长刘英、粤赣省委书记刘晓等省领导参加了会议。大会选举李鹤鸣、阙廷竣、詹其林、刘新潮(刘建华)等为少共粤赣省委委员,李鹤鸣为书记。 在少共粤赣省委的领导下,各级少共组织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了 [详细...]
    1. 江西赣州:粤赣军区医院旧址
    2. 1931年上半年,在会昌县筠门岭芙蓉寨建立了红三十五军(10月改编为红独立三师)后方医院。由于当时筠门岭局势不稳定,1932年7月,医院迁驻会昌山的半山寺。1933年4月成立粤赣军区后,改为粤赣军区医院。 医院开设有内科、外科和手术室,能治疗除动大手术外的伤病员。医院设备简陋,当时药品缺乏,西药很少,多用中草药治疗,如当时患“打摆子”(疟疾),拉痢的较多,就用车前草、凤尾草、羊啼草等煎水治疗。西药有:吗啡、红药水、碘酒、石灰酸、灰锰养、硼酸粉、凡士林(大多用猪油代替),纱布和棉花大都用白布和棉被的棉花消毒代替。 医院建立后,毛泽东、邓小平等 [详细...]
    1. 江西赣州:中共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暨邓小平旧居
    2. 1932年5月,邓小平调任中共会昌县委书记。6、7月间,邓小平受党的重托,在筠门岭坝笃下和芙蓉寨,先后组建了中共会寻安中心县委和江西军区第三分区,并任中心县委书记、三分区政委。从此,邓小平坐镇中央苏区南大门,领导南线军民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之中,在筠门岭工作、生活了10个月。 邓小平到南线任职后,根据闽粤赣边区实际,坚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主张,抵制王明“左”倾错误。一是加强了各县党政建设,发展党员3000多人,建立健全了县区乡各级党政组织;二是根据南线军事斗争需要,发展壮大赤卫军、游击队等13528人,采用灵活机动的“十六”字诀,粉碎国民党“围剿”;三 [详细...]
    1. 江西赣州:江西军区第三分区旧址
    2. 1932年7月,驻广东兴(宁)梅(县)地区和福建上杭、武平等县的国民党粤军,纠集闽粤赣边的地主靖卫团,不断进扰中央苏区南部。为适应南线的军事斗争形势,中央和江西军区决定成立江西军区第三分区。三分区下辖会昌、寻乌、安远、武平四县军事部,一个游击大队,并相继建立了红军学校、兵工厂和医院。中共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邓小平兼任三分区政治委员,司令员先后由钟亚庆、吕赤水、杨岳彬担任,政治部主任张云逸,指挥机关先后驻武平东留、桂坑,寻乌罗塘,会昌长岭、筠门岭芙蓉寨等地。 三分区建立后,领导闽粤赣边区军民,从南线实际出发,积极开展游击战、运动战,有力的阻击和钳制了国民党粤军向中央 [详细...]
    1. 江西赣州:八一起义部队会昌战斗遗址
    2.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叶挺、朱德、贺龙等指挥起义军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人民军队。八一起义的成功震惊了国内外,蒋介石、汪精卫急忙调兵遣将讨伐。遵照中共中央指示,起义部队挥师南下直取广东东江,8月26日进占瑞金县城。从缴获的敌军文件中得知,蒋介石嫡系钱大钧4个师1万余人,在会昌山一线构筑工事,同时桂系黄绍 竑部也从信丰往会昌赶,企图将起义军扼杀在会昌。为解南下后顾之忧,前敌委员会决定:趁两股敌人未会合,先破会昌之敌。 8月30日早晨,起义军24师、3师和教导团先后从城东北、西北向敌军发起佯攻。由于起义军25师夜行军迷了路,未能投入 [详细...]
    1. 江西赣州: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2.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以中央红军集结于都及中央红军长征历程为主线,以长征前夕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于都开展系列革命活动为载体,采用丰富、翔实的革命历史文物资料和沙盘、图表、画、实物及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再现了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的历史背景,体现了中央红军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讴歌了伟大的长征所凝聚的伟大的长征精神。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始建于1986年10月,馆址原设在于都县城谢家祠,原馆名叫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2005年5月1日,在国家计委、国家旅游局、省委宣传部的关心支持下,在中央红军长征 [详细...]
    1. 江西赣州: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何屋 暨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2. 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何屋暨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县城老北门,现长征大道中段旁。 原为何姓人的民房。房子较宽敞,前后有小院,共计房间三十余间,占地636平方米,是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1934年9月上旬,毛泽东从瑞金云石山来到于都,住在这幢房子的东厢房。毛泽东虽然身体不太好,但仍然紧张而有秩序地开展工作。他经常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检查与指导了赣南省苏维埃政府的工作。在小厅里,他亲自主持召开了贫苦工农座谈会和区、乡、村干部座谈会,同到会代表促膝谈心。毛泽东还出席了赣南省苏维埃政府在县城北门郑屋召开的裁判部干部会议,在县城王家祠接见与 [详细...]
    1. 江西赣州:于都红军大桥
    2. “于都红军大桥”由原国家军委副主席张震亲笔题名,位于县滨江大道,她一头是是长征艺术 场,一头是江西省十佳工业园于都楂林工业园。大桥于2003年7月1日峻工通车,是于都工业的主要 交通枢纽。 [详细...]
    1. 江西赣州:于都革命烈士纪念馆
    2. 为褒扬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1955年于都县人民政府在此处建有烈士纪念馆、纪念亭各一座。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1987年,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举行行奠基仪式,宋任穷同志亲笔题写了馆标,1990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展出。该馆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为砖混结构,平面呈回廊形,主厅系重檐琉璃瓦歇山式,整个建筑典雅大方、庄严肃穆,富有民族建筑风格,主厅正前方矗立着《苏区儿女》塑像,用写实的创作手法,成功地塑造了红军指挥员、红军战士、女赤卫队员三个革命者的艺术形象,富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全馆陈列面积434平方米,展线161米,分为一个序厅、一个悼念厅、六个陈列室,陈烈了147名于都籍 [详细...]
    1. 江西弋阳:方志敏故居
    2. 1899年8月21日方志敏出生在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方志敏故居是方志敏少年生活的地方,他的卧室内有一幅自拟的对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洁梅兰”。如今故居园内的松竹梅兰挺拔翠滴,飘香四溢。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17(s)   0 queries clearcache
update:31224835
memory 3.23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