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朋友圈”和“大家庭”——家人眼中的“百年巨匠”
    2.   “每一个名字都如雷贯耳”“旧梦重温”“收藏和展示百年巨匠的作品与成果,具有向公众普及和介绍中国百年文化文艺历程的深远意义,也让我们这些家属感慨不已”……由中国文联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百年巨匠(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百年巨匠百年史诗——百位大师风采特展”自9月28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以来,主办方举办了多场巨匠家属导览活动,为观众解读作品背后的故事,回忆大师巨匠们的美育往事。诸多精彩作品与文物同场展出,更引发观众热烈反响,广受好评,因而展览将延期至2024年1月。   丰富之中的简   “当年很多艺术 [详细...]
    1. 当代艺术之下的“中国表现”
    2. 土玉(布面丙烯) 马路   “从艺术的层面上来看,‘表现’与‘写意’既相似又不同,可以视为中国艺术传统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中国’来限制‘表现’,表明中国表现更多地与自身的文化传统与社会现实有关,而不是西方表现主义的延续或者翻版。用‘表现’来取代‘写意’,表明“中国表现”属于当代艺术范畴,它是全球当代艺术中的一部分。无论从现实还是艺术的层面上来看,‘中国表现’都契合我们所处的这个特定的历史时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表示。12月3日至2024年3月1日,由北京市朝阳区文旅局、北京市朝阳区将台乡人民政府作为指导单位,丽都国际艺术中心主办的“中 [详细...]
    1. 太行精神铸铁骨 民族复兴浴朝晖——中国画《生生不息》创作记
    2. 生生不息(中国画) 洪潮   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我创作了这幅以太行山为背景的画作《生生不息》,用笔墨呼应时代的脉搏。   “黄河为血脉,太行为筋膂。地灵育圣贤,土厚含文武。”在祖国版图上,巍巍太行山宛如一条巨龙,太行山纵贯中华大地八百余里,重岩叠嶂、林泉掩映、气势磅礴,素有“太行天下脊”的美誉,代表着北方山水独特的雄浑魅力。同时,太行山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作为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全国解放的战略基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铸就和形成了不朽的太行精神。太行山的历史与血脉、铁骨与忠魂、山川与河流表现出的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民族精 [详细...]
    1.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2. 轻雨落空翠(中国画) 刘和平   人们常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在刘禹锡的诗句中,却用“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来形容长者的积极进取和老有所为——近日,随着由首都社会组织促进会为指导单位,北京老年书画联谊会、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主办的“为霞满天——庆祝北京老年书画联谊会成立四十周年书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来自各行各业的退休作者向公众展示了他们的艺术创作。   展览自启动以来,就收到广大会员的积极投稿,经专家遴选和国家画院艺委会严格审核,最终遴选出108幅作品入展,涵盖中国画、书法、油画、篆刻等艺术门类。参展 [详细...]
    1. 行走南疆写生
    2.   都说“不到喀什等于没到新疆”,如果到了喀什必要探访高台民居。高台民居的传统房屋是以黄黏土,就地取材用白杨木、芨芨草、芦苇等为主选材料搭建而成。维吾尔族的居住文化中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对故土的依恋,历经高台维吾尔族世代聚居,子孙繁衍,这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原生态楼中楼建筑群格局。   两座伟大的神山——昆仑山和天山在乌恰县汇合了。从塔县开往红其拉甫口岸,沿581国道向西100公里,可以看见这两山交汇处。停下车来在观景台向西北方向望去,可见驼色的天山靠前,黛色昆仑山靠后,一刚一柔,山体像两兄妹跋山涉水在此相遇。   从莎车、巴楚、阿图什至乌恰途 [详细...]
    1. 第十四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举办
    2. 12月5日至6日,由中国摄协、湖南省文联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在湖南长沙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举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协主席李舸,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郑更生,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赵成新,湖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纯以及李树峰、杨越峦、吴健、宋靖、谢子龙、于德海、陈瑾、厉夫波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国摄协部分团体会员单位负责人,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理论工作者、摄影家和媒体记者等参加开幕式。 李舸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研讨会对于摄影界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和引导摄影理论工作者,进一步推动摄影理论评论工作,切实促进摄影事业全面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大摄影工作者要积极推进摄影理论评论,贴近摄影创作、贴近百姓生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增强 [详细...]
    1. “游走——刘巨德艺术作品展”在京举办
    2. “游走——刘巨德艺术作品展”在京举办。悦阳摄 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作为学术支持的“游走——刘巨德艺术作品展”日前在北京悦阳空间开幕。 刘巨德,1946年出生,蒙古族,1970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学位委员会主席,是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本次展览集中展出了刘巨德先生国画、陶塑、瓷艺作品共70余件,展览作品为刘巨德先生近几年来艺术探索的代表性创作,其中国画有《大青山》、《大荒山 [详细...]
    1. “多彩中国 佳节好物”主题展区亮相2023年米兰国际手工艺博览会
    2. “多彩中国 佳节好物”主题展区海报。 主办方供图 2023年第27届米兰国际手工艺博览会日前在米兰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由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指导支持的“多彩中国 佳节好物”主题展区同期开幕。 从陶瓷、丝织、扎染等传统手工艺产品,到茶具、竹扇、书签等文创产品,来自北京、浙江、贵州、四川等地的文化产品在主题展区一一亮相,涵盖“丝路光华——千年礼物”“指尖情怀——匠心匠品”“守正创新——跨界国潮”“中华好礼——佳节共享”四大类别,集中展现中国文化产品的时代风格和多彩面貌。 主题展区精心布置,设置“雅韵杭州·魅力良渚”“节礼共 [详细...]
    1. 120余位书法名家作品杭州展出 以书法解码宋韵文化
    2. 展览现场。浙江省文联供图 12月7日,浙江书法院首届“书法·之江双年展”——宋韵浙风·全国名家作品邀请展在浙江杭州开幕。此次活动邀请120余位全国书法名家参与创作,旨在通过书法解码宋韵文化,以书法为载体探索优秀宋韵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书法·之江双年展”是浙江书法院常设主题性学术展览,两年一届。本届创作主题为“宋韵浙风”,旨在聚焦宋韵文化浙江标识,展现宋代浙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创新。 此次展览分为家国、文韵、盛学、风雅、浙刻5个篇章,涵盖两宋政治、文化、思想、经济、艺术等方面。展览辐射两宋经典诗词文赋,共遴选 [详细...]
    1. 安徽省文化馆新馆和省非遗展示馆项目正式开建
    2. 安徽省文化馆新馆项目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效果图。中铁四局供图 12月7日,安徽省文化馆新馆项目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项目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并正式开工建设。 据介绍,安徽省文化馆新馆项目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项目曾多次列入安徽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和“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重点调度项目、安徽省委宣传部全省文化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和2022年安徽省政府负责同志联系推进重点项目等。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合肥市包河区江苏路和紫云路交口西北角,由中铁四局负责施工建设,建筑绿色设计为二星级,总用地面积3.3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17(s)   51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3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