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2025年毕业季:​让青春在时代叙事中留下炫彩笔触
    2.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5届毕业作品展现场 当毕业季的热浪掠过各大美术院校的展厅,一场关于艺术创新与时代对话的青春叙事正在展开。这不仅是艺术学子的阶段性成果展示,更是他们向未来艺术世界发起冲锋的号角——从材料创新的智性突破,到东方美学的现代表达,再到社会议题的艺术转译,年轻创作者正以“柔软的锋芒”雕刻时代的精神肌理。 青春叙事 在时代褶皱里捕捉生命之光 2025年夏天,国内各大美术院校的毕业展如璀璨星群,照亮了艺术与时代对话的新路径。中央美术学院以“逐光而行”为主题,围绕“ [详细...]
    1. 从LABUBU火爆 看原创设计的坚守
    2. 近日,一件薄荷色LABUBU以124.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下全球LABUBU拍卖最高纪录,此外全球限量15版的棕色LABUBU也以94.3万元成交,体现了LABUBU系列作品的火热程度。仿佛在一夜之间,这个圆眼尖牙、一脸坏笑的小家伙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尤其在欧美和东南亚国家,LABUBU更是吸粉无数,人们不惜凌晨排长队购买,并在社交媒体上疯狂“晒娃”。 LABUBU是由泡泡玛特推出的一款潮流玩具,其设计者为来自中国香港的龙家升。作为中国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综合运营平台,泡泡玛特近年来携手设计师推出多款“潮玩”IP,LABUBU是最受欢迎、最具价值的IP之一。为什么一个小玩具能够引起世界级的购买热潮?其背后有哪些值得探究和深思的方面? 客观地说,LABUBU能够风靡全球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一方面,“怪 [详细...]
    1. 以赛为媒,让更多文物工匠脱颖而出
    2. 比赛现场 吕国俊 摄 青铜器碎片在匠心修复中重获新生、残损古籍经过“妙手回春”再现墨香、陶瓷裂纹在科技辅助下精准愈合……6月4日至6月6日,2025年度“技能山西”职业技能大赛——全省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太原举行。竞赛以“保护文化遗产 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依托全省文物系统力量,形成跨层级协作机制,从人力调配到技术支持实现全省统筹,让古老遗存与当代巧匠相逢。来自全省文博机构、职业院校及相关企业的150名选手,在木作文物、泥瓦作文物、陶瓷文物等6个竞赛项目中一展看家本领。 此次竞赛通过理论考试(20%)+实操考核(80%)的立体化赛制, [详细...]
    1. 当雨林秘境邂逅大河文明——玛雅大展开启中墨文化对话新篇章
    2. 人形玉面具(复制品) 从巍峨的金字塔到精密的观星台,从神圣的玉器到精美的彩陶,这些穿越时空的文明印记,不仅闪耀着人类共同的智慧光芒,更谱写着文明对话的动人乐章。作为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墨西哥驻华使馆共同主办的“河南省墨西哥周”重要活动之一,“雨林秘境——墨西哥玛雅文明大展”自5月28日在河南博物院开幕以来,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为什么玛雅文明和我们中国古代文明有这么多相似的地方呢?”不少观众看完展览都有这样一个疑问。6月14日,河南博物院举办的“墨西哥玛雅文明大展中的中墨文明对话”博物雅堂活动,为观众解开了这一谜团。来自河南博物院社会教育部 [详细...]
    1. 太原市博物馆:历史文化教育从“课堂听”到“现场看”
    2. 学生参观“锦绣太原历史文化”流动展 太原市博物馆供图 今年5月,一场特殊的文化课在山西省太原市进山中学校园内开展——太原市博物馆“锦绣太原历史文化流动展”中,20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如历史长卷呈“回”字形展出,引来学生层层围观。 “这是我校在‘新教材、新高考’的‘双新’背景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生态·智慧’课堂的实现路径之一。”太原市进山中学校长张代军介绍,此次博物馆系列活动打破了传统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搭建“第二课堂”,推动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深度融合。 展览以“名都自古并州”为主题,从太原多处重大考古发现出发, [详细...]
    1. 240件(套)文物勾勒“浙东唐诗之路”
    2. 浙东小城新昌曾留下李白“梦游天姥”的瑰丽诗篇。6月18日,筹备3年的“唐诗之路”展在浙江绍兴新昌博物馆开幕,用240件(套)文物呈现大唐风采与诗路浪漫。 1000多年前,包括李白在内的450多位诗人踏歌而来,用1500多首诗铺就了一条“唐诗走廊”。如今,新昌县学者竺岳兵将这条以新昌为精华的诗路挖掘出来,提出“唐诗之路”的学术观点,被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正式命名为“浙东唐诗之路”。 唐定窑“官”字款白瓷执壶、唐三彩女立俑、石佛坐像……来自首都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安徽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等全国36家文博机构的240件(套)文物,系统展示了唐朝的文化盛况和浙江省的文化繁荣。展览分3个单元,第一单元“大唐飞歌——花舞大唐春”以立足全国的角度来呈现大唐的绚烂繁华;第二单元“诗行浙东——遣兴莫过诗 [详细...]
    1. “学霸”康熙主题特展开展
    2. 近日,“学霸”康熙主题特展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开展。展览汇集展出故宫博物院、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等7家文博机构共60余件珍贵藏品,是一次“国家级资源下沉+县级馆创新转化”的展览新模式,展期至今年8月31日。 此次展览通过“读书破万卷”“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行万里路”3大篇章,系统呈现康熙皇帝的求知勤学与治国实践。 据介绍,本次展览由海安市博物馆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合作,通过“专业赋能+文物统筹+技术支持”,将国家级策展标准注入县域,实现了“县级场馆硬件、大馆展览品质”的突破。 [详细...]
    1. 文化遗产是文明对话的根基与源泉 万里殊俗 大道同途
    2. 2024年12月,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展览。 杜建坡摄(人民视觉)   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一场名为“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的特展自今年4月开展以来,吸引了大批观众。展览以古希腊神话流传的绝世巧匠“代达罗斯”为叙事线索,将神话故事与考古实证穿插结合,生动讲述古希腊文明的重要源头——克里特岛青铜时代米诺斯文化。   正如展览前言所述,通过来自希腊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克诺索斯王宫的柱廊与紫禁城的丹墀互映辉光,向观众解读了代达罗斯神话背后的古希腊之源,昭示了文 [详细...]
    1. 这届毕业展“画风不一般”
    2. 祷(油画) 安 琪作 网络图片   一年一度的美院毕业展进入尾声。今年各大毕业展上最“出圈”的作品,莫过于四川美术学院一幅名为《祷》的油画。这幅画以现代符号解构经典圣母形象,被网友称为重庆人自己的“蒙娜丽莎”。   一件艺术品的走红有诸多因素,回到作品本身,油画《祷》有其鲜明的特征。一方面,作品的艺术形象具有审美性和感染力。作者以红黄蓝三原色构建强烈视觉效果,极致逼真的细节刻画令人惊叹,许多网友甚至误以为是手 [详细...]
    1. 荷兰小伙柯桑德用视频记录、传播中国 用影像架起理解之桥
    2. 柯桑德(左)带昆汀在上海体验中国古风晚宴。 受访者供图   最近,一段“荷兰小伙花480欧元,邀请非洲乐队为中国创作歌曲”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里一位长着洋面孔的小伙子,用流利的中文介绍着歌曲。4位非洲歌手的演唱旋律热烈、活力满满。网友们纷纷在视频下留言:“I love China(我爱中国)用英文唱,原来那么好听”“写得很棒,欢迎来中国”……视频里说中文的洋小伙名叫柯桑德,是荷兰人。   阳光开朗的柯桑德,凭借一支支轻松幽默、真诚自然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135(s)   5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