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守正创新 匠心筑梦”——惠安石木雕艺术精品展启幕
    2. 观众观看惠安石木雕艺术精品展。 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供图 “守正创新 匠心筑梦”——惠安石木雕艺术精品展,2日在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启幕。此次展览共展出福建省惠安县石雕、玉雕、木雕等厂家的艺术工作者创作的63件组作品。 本次雕艺主题展展出多位工艺大师的雕刻作品,从传统的花岗岩青石雕工艺扩展到了大理石、砂岩、玉石等,诸如乌金石、汉白玉、冰碛岩、白沙米黄等其他材质,更是从单纯的石材和木材演变到玉石镶嵌、石木镶嵌等多种形式,以寻求适应时代的多元发展。 展馆内,作品《福佑》,采用汉白玉作雕刻材料,高雅洁白,质地细腻,超凡脱俗。 [详细...]
    1. 古董珍玩、书画等上海集中亮相 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百年首现
    2. 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亮相上海。 陈静 摄 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黄胄《库尔班·吐鲁木大叔》、永乐青花花卉纹鸡心碗、57颗天然满绿翡翠珠配红宝石及钻石项链……古董珍玩、书画、古籍、现当代艺术珍品1日集中在上海亮相。 当日,北京保利2023“春日之珍”精品展上海站启幕。古代书画部分展出二十余件历代笔墨艺术瑰宝。此次展出的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为百年来首次“现身”。据介绍,此卷《临黄庭经》经邓文原、贡奎、龚璛三位赵氏友人题跋,被项元汴列为千字文编号之“象”字号藏品,是赵孟頫中晚年小楷书迹的巅峰力作。 中国书画部分展出了诸多海内外重要私人珍藏的大师名家力作佳构。其中,1976年黄胄创作的《库尔班·吐鲁木大叔》备受注目。这幅作品的尺幅近二十六平尺,并有赵朴 [详细...]
    1. 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遇见蕾丝的美
    2. 蕾丝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经常在世博会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世界各国之间交流文化、推广传统工艺品和艺术的重要载体。6月2日,由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与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奇丝妙艺——世博与蕾丝艺术展》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1号临展厅正式开展。 展览分为初现风华、世博与蕾丝、异彩纷呈、传入中国四个板块,对西方时尚中的蕾丝进行梳理,包括家纺、服装、配饰等类别,通过蕾丝的类别、功用、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世博会渊源的挖掘,展示蕾丝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人文情怀,年代跨越18至20世纪。 加布里埃·香奈儿曾说,“蕾丝是能够与大自然造物相媲美的伟大发明,至 [详细...]
    1. 2023年河北省儿童优秀绘画作品展启幕!
    2. 活动现场 河北省群艺馆提供 6月1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省教育厅、共青团河北省委联合主办,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金色童年 启航未来”2023年河北省儿童优秀绘画作品展在该馆启幕。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雪芳,河北省群众艺术馆(省非遗保护中心)党总支书记、馆长解欣,副馆长刘凤霞、张利龙出席开幕仪式,并与现场近百位小朋友一同观看了画展。 本次展览以“金色童年 启航未来”为主题,组织全省各市(含雄安新区)文化和旅游部门、教育局、团委广泛征集作品,活动得到全省少年儿童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共征 [详细...]
    1.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重走“长安画派”之路采风写生活动走进商洛
    2. 为追寻长安画派先贤当年的采风之路,擦亮“长安画派”文化品牌,5月29日,陕西省美协开启了“大秦岭·中国脊梁”美术创作工程——重走“长安画派”之路采风写生活动的第二站——商洛之行。陕西省美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奇伟,省美协党组成员刘良银带队,二十余位艺术家参加活动。 陕西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蔺雨专程探望采风艺术家,汇看作品并进行创作动员。希望大家珍惜此次难得的采风写生机会,以长安画派先贤们当年不畏艰辛深入秦岭采风写生的艺术精神激励自己,把自己的经历和情感注入到作品中,深钻细研,努力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精品佳作。 5月29日至6月1日,艺术家们先后来到山阳县漫川关镇、法官镇法官乡、月亮湾、法官镇小河口村、漫川古镇,以及商州区金陵寺镇熊耳山采风写生。在葱郁山乡、杨柳河岸、古镇街巷、双戏楼广场等 [详细...]
    1. 艺览北京阔别两年回归人气旺
    2. 2023 JINGART艺览北京现场 主办方供图 阔别两年后,2023 JINGART艺览北京昨天在北京展览馆启幕,首日展现出旺盛人气。本届艺览北京会聚来自11个国家地区共54家参展商,其中28家展商为首度参展。来自北京、上海、武汉、成都等国内一线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顶尖画廊,以及欧美地区活跃的一线画廊同台亮相,吸引众多藏家和艺术爱好者前往。 进入主展区,各家画廊都带来了代理艺术家的重点作品,包括绘画、雕塑、装置艺术、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自法国的高仕画廊展出了几位重要现代艺术大师的精彩之作,其中包括巴勃罗·毕加索作于1909年的《鱼 [详细...]
    1. 增强博物馆公共服务可及性 推动博物馆和旅游深度融合
    2. 李慧芸 中国旅游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加强学科理论融合建设。高度重视学科理论建设,厘清基础概念。博物馆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个新领域,对于很多基础问题、重大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在博物馆旅游理论与实践领域都不自觉地将观众和游客混为一谈。事实上,观众与游客不论是从目的还是频率来说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加大调查研究力度,积极探索博物馆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规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 大力培育博物馆与旅游双向服务人才。进一步优化博物馆和旅游相关单位的职能设置、机构设置、人员安排,调整原有工作程序和工作方式。博物馆应加强与旅游行业协会、旅游集团企业的合作,如对导游等从业人员进行博物馆讲解培训,为博物馆提升公共文化效能提供人力支持。同时, [详细...]
    1. 湖南博物院 在文旅融合之路上不断创新探索
    2. 马王堆复原动态展演《一念·辛追梦》演出现场 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供图 作为“网红”城市长沙的“网红”打卡点,湖南博物院几乎是每一个初到长沙的游客必去的地方,也有一大批观众是为了看马王堆汉墓文物而选择来到长沙。截至5月25日,今年湖南博物院接待观众已超过145万人次,其中“五一”假期接待观众突破6万人。 随着观众尤其是外地游客走进博物馆的需求日益强烈,在做好基础展陈工作的同时,湖南博物院不断提升文化休闲服务效能,让观众在博物馆里有满满的收获。 去年3月,湖南博物院与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联合打造的马王堆复原动态展演《 [详细...]
    1. “博物馆打卡线路”之一 西安市非遗博物馆 展示技艺背后传统文化之美
    2. 2023年西安市优秀非遗项目面花(塑)主题展 “能把贾府元宵节猜灯谜的场景借助面花技艺呈现已经很不容易了,作者还能用纤秀的字迹在作品上写出‘荷花出水喜相逢’,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点睛,真是很有文化、很有构思……”近日,顾客覃先生走进陕西西安MOMOPARK艺术购物中心,被一件精巧的面塑作品所震撼,连连称赞。5月23日至6月6日,来自西安市各区县的20余位面花(塑)传承人及爱好者历时一个月精心制作的近80件作品在此公开展出,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 “为更好地把西安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传承故事以及精美 [详细...]
    1. 在博物馆开启幸福旅程
    2. 大报恩寺沉浸式国乐美学盛典 受访者供图 刚刚过去的5月完美诠释了“诗和远方”碰撞出的火花。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5月19日是第13个中国旅游日,主题口号是“美好中国,幸福旅程”。各地举行丰富多彩的“博物馆+旅游”活动,将博物馆的文化底蕴与群众向往的浪漫旅行完美融合,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畅游文博场馆、感受美好生活,展示出“诗和远方”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 在2023年“5·19中国旅游日”天津分会场,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设置了天津市16个区特色非遗、文创市集,组织开展了太极拳表演和汉服展示、旗袍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305(s)   124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5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