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从“丝绸之邮”观瞻“丝绸之路”
    2.   10年前,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作为发端于中国的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在中外邮票上多有表现。追溯“邮迹”,则在“丝绸之路”的“丝绸”这个命题上,可反观与见证“丝绸之路”历史与现实,及其状貌、内涵与价值。   邮票中的“丝绸”与“丝路”   公元前1世纪,当罗马大帝凯撒身穿紫红色丝绸袍服出现在罗马剧场时,全场惊艳,为之倾倒。来自中国的美丽丝绸,被异邦友人诗意地尊称为“东方绚烂的朝霞”。丝绸作为驰名世界的“中国织造”,成为国家形象的重彩亮色。在“国家名片”邮票上,以中国为主,常有以“丝绸”为主题的方寸画幅 [详细...]
    1. 聚焦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建构
    2. “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成都”举办 聚焦新时代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建构   11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美协、四川省文联、成都市委宣传部主办,四川省美协、成都市文联、四川天府新区(成都)文联、四川省诗书画院、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成都市美协、成都市评协承办的“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成都”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美术界的专家学者相聚蓉城,共“画”未来。开幕式上,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辜学斌,四川省文联主席陈智林,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先后致辞。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平向成都市文联颁发论坛铭牌。开幕式由成都市文联党组成员刘国荣主持。   “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是新时代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和理论建设的突出成果,聚焦中国美术创作实践的新现象和理论 [详细...]
    1. “聚焦先行区——长江主题摄影采风展”武汉开展
    2. 11月25日,由湖北省文联主办,湖北省摄协、湖北画报社承办,武汉梦时代广场管理有限公司协办的“聚焦先行区——长江主题摄影采风展”在武汉拉开帷幕,展出了“聚焦先行区——长江主题摄影采风大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 “聚焦先行区——长江主题摄影采风大赛”旨在深入研究好、解读好、阐释好新时代的长江文化,用最直观生动的影像呈现长江经济带的沧桑巨变和辉煌成就,彰显新时代摄影人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据介绍,本次活动经过两个月的征稿评选,共收集到5000余幅作品,经过专家组评审,评选出《赏江滩美景体都市风情》《175水位线的三峡风景》《保护国宝中华鲟》《茶、文、旅融合富乡村》等百余幅具有“长江先行区”代表性的优秀摄影作品。据悉,摄影展将展出至12月4日。 [详细...]
    1. 石峁博物馆在陕西榆林正式对外开放
    2.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的石峁博物馆29日正式对外开放,标志着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遗址的石峁遗址考古发掘、研究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 石峁博物馆基本陈列以“中华古国·文明王都”为主题,通过“巍巍石峁”“王者之城”“都邑生活”“赫赫之名”四大版块,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了石峁遗址考古成果,体现了石峁文明在中国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以及独特地位。 博物馆展区面积5943平方米,展出石峁遗址出土和石峁文化时期出土的玉器、石器、陶器、骨器、石雕石刻和彩绘壁画等各类珍贵文物688件(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石峁遗址皇城台发现的多件石雕。 镇馆之宝之一的“大型神面石雕”长2.5米,重1吨以上,石雕中间是一个正神面,额间有三角形装饰。结合两侧的刻画图像,专家推断该神 [详细...]
    1. 南非种族隔离时期的黑人艺术
    2.    2023年2月,非洲最大的当代艺术博览会天达开普敦艺术博览会将虚拟与现实融为一体来探讨时间的概念,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用自己的创意和作品来探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联系,反思历史遗产到底意味着什么。南非曾有过一段灰暗的历史,种族隔离制度带给南非巨大的创伤,南非知名艺术家、作家苏·威廉姆森认为,这段过往留给南非最重要的遗产就是记录和重新构建历史的能力。 Ⅰ.种族隔离时期黑人艺术的多样性   南非种族隔离时期(1948—1994年)是南非历史上一个充满冲突与挑战的时期。种族隔离政策将南非人民分割成不同的种族群体,限制人们的权利和自 [详细...]
    1. 山东潍坊:传统工艺赋能乡村振兴
    2. 过去几年,山东省潍坊市发挥传统工艺资源优势,搭建传习、联营、旅游、创新“四个平台”,践行将传统工艺融入民众生活、公共文化、经济发展、文化旅游“四融理念”,培育助推传统工艺发展的生态、活态、业态、常态“四态环境”,打造山东传统工艺赋能乡村振兴新样板。 针对传统工艺学习难、收入低、传承者少、年轻人不愿干的问题,潍坊市组织实施传统工艺人才培养计划,发展壮大传统工艺队伍。比如推广带头人制度。通过评先树优和经费扶持,鼓励非遗传统工艺类项目带头人以己之长反哺社会,为乡村启智扶志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潍坊市寒亭区张家院庄村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张效东,通过风筝传习工坊授艺带徒20多人,带动村民实现风筝产业年创收200多万元。临朐县非遗传承人刘岳清带动村民从事手工箅子生产,年加工产品两万余件,销售额达30余万元,为30名残疾人、留守妇女和1 [详细...]
    1. 当代书法的返本开新之路
    2. 当代书法的新变主要循着三条路径。一是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借鉴西方现代美术以及日本的现代书法(墨象派、少字数书等),这种路径是借他山之石以攻玉。二是从非经典的民间书迹中汲取灵感,可谓“点铁成金”。很多书迹并不是书法名家写的,也并不是高明的书法作品,但是别有一种朴拙、奇特的趣味,比如某些刑徒砖的砖文、某些敦煌写卷中的稚拙书迹,书家创造性地把它们化入笔下,别开生面。三是深入古典传统,并开出当代书法的新境界,可谓“返本开新”。这三条路径并不是截然分明的,一个书法家也可尝试多条路径。进行少字数探索的书家以及从民间书迹中汲取灵感的书家,都离不开对经典法帖的研习。凡是在前两条路上走得远的,都有深厚的传统功夫。深入古典传统既可以开出书法艺术的新境界,也为前两种探索奠定了基础。以下我要讨论的便是书法艺术探索的第三种路径——“返本开新”。 [详细...]
    1. 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成立
    2. 11月22日,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会员代表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浙江是文物资源大省,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81处,省级文保单位990处,已注册备案博物馆435家,已建成乡村博物馆689家。其中,“国保”数量居全国各省区市第四位,已注册博物馆数量居第二位。 同日成立的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是由浙江省从事文物保护利用与研究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地方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是全国第一个省级文物领域综合性行业协会。协会会员约有300人,涵盖个人会员,文物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考古相关单位,博物馆,古建资质单位,大遗址保护相关单位,文旅融合相关单位,革命文物相关单位,高校和研究机构,覆盖全省文物保护利用各行业、各领域。本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会、理事会。浙江 [详细...]
    1. “印记留学报国——大众篆刻作品展”开幕
    2. 11月27日,“印记留学报国——大众篆刻作品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冀鹏程、李丹阳、骆芃芃、姚望等出席开幕式。 此次展览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指导,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主办,联合50多家支持和参与单位,共同创作了近300件大众篆刻作品。展览围绕主题“留学人员百年奋斗报国路”的发展历程展开,通过篆刻这种艺术形式,以时间线为轴,以国家发展的各个时期留学生的求学目标、时代使命和代表人物为核心内容,展现了百年留学贯穿始终的报国之志、效国之行、爱国之情。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月2日。 中华世纪坛一直致力于促进文化交流和研究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2019年以来,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印记中国”“印记脱贫攻坚”“印记初 [详细...]
    1.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京召开
    2. 11月29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通报了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江苏常州寺墩遗址、湖北沙洋城河遗址、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4项考古最新进展。 此次发布聚焦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要考古发现和最新科研成果。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新发现初步廓清良渚遗址群经历了利用山前地貌建设散点式聚落,到规划建造水利系统、莫角山和反山,再到构筑带有城墙、外郭的良渚古城等3个发展阶段,反映了良渚人群聚落管理和城市营建理念、信仰体系不断成熟的演进过程,显示出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寺墩遗址是一处“崧泽—良渚”文化时期的中心聚落遗址,由内外两重水系和多个墩、台构成,寺墩遗址自崧泽文化向良渚文化时期的文化形态、聚落布局的变迁,生动反映了太湖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为讨论长江下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046(s)   0 queries clearcache
update:133415
memory 3.16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