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艺术
    1. 同社诸子论文处——山川雨露图书室
    2. 山川雨露图书室外景 走进西泠印社山门,沿弯曲石径拾级而上,可望见山腰间的“山川雨露图书室”匾额熠熠生光。据考,该匾名来自清代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翁方纲联题《常熟逍遥游》:“山川雨露图书室;风月琴樽水竹居。”常熟虞山逍遥游内旧有严公阁为明嘉靖年间大学士严讷读书处,花开四季、茂林修竹、风景怡人。西泠印社将之原作改为匾额悬于门楣,植修于庭前,则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山川雨露图书室此前有文多说是建于壬子年(1912年),包括《西泠印社志稿》也是这么说的。其实不然,从目前社存捐献清单来看,早期西泠印社先后发动过数次资金及实物的捐献,由此开始了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基本建设。 [详细...]
    1. 梁启超倾情集藏金石拓本
    2. 今年是梁启超先生(1873—1929)诞辰150周年。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享有盛誉的思想家,博古通今,才识卓越,以鼓吹维新、传播新学著称于晚清民初的政坛和学界。梁启超雅好传统书画,热衷收藏历代金石拓本,数量宏富,质量上乘,题跋详尽,见解非凡,影响深远。 集藏数量蔚然可观 梁启超喜好收藏金石拓本,源于有清以降金石学的蓬勃兴起,以及恩师康有为倡导碑学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与自身“驰情柔翰,遍临群碑”的意趣,亦密不可分。 据冀亚平等编写的《梁启超所藏金石拓本目录》统计,梁启超一生收藏历代金石拓本1284 [详细...]
    1. 漫画的时代节拍
    2. 时下,走进大街小巷,各式各色的广告牌匾、报纸杂志、产品包装,时常会跳出一些风格别致、制作巧妙的漫画,让人感觉很有意思,漫画创意促销,使消费也变得充满乐趣。有人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读图”时代,在信息化的高速路上,各种各样的信息叠加而来,使人应接不暇。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在浩浩荡荡的信息大潮中,选择读取哪些信息就有了更自由的取舍空间,于是,漫画以其夸张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和简约概括的思想性,成为更多受众的最佳选择。显然,漫画以其“一图胜千言”的个性化“血统”,让人省去了许多漫读“长篇大论”的时间,更像是一份别致的“阅读快餐”,给人以启迪和点拨。 艺术当随时代。 [详细...]
    1. 速写再多再好 终究只是手段
    2. ▲通往乌鲁木齐(速写) 1954年 艾中信 速写与素描,或快或慢,都是本着再现的目的,为表现提供条件,为个性积累共性,为创作夯实基础。速写与素描不同的是,它更像探子或尖兵,走在所有想法与抱负之前,走在所有问题之先。 速写的历史与绘画的历史一样长,有绘画就得有速写,就像有天就得有地,有山就得有水,天地之大相辅相成,山水之美相依互动。绘画与速写不好说谁是手段谁又是目的,只能说每个画家都有各自的理解与践行,阿道夫·门采尔(AdOlpyhvonMenzel1815—1905)是德国19世纪最著名的画家,也是欧洲最著名的历史画、风俗画的大家之一,更是 [详细...]
    1. 花鸟画外显功夫
    2. 瑞鹤图(绢本设色) 宋 赵佶 传统花鸟画,不管工笔还是写意,都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怎样传神地画好花鸟,下面几个问题倒值得注意。 一是画花鸟画离不开观察生活。杜甫《画鹰》诗道“㧐身思狡兔”,画中傲鹰正在搜寻三窟的狡兔,让人想起北齐大画家高孝珩画的壁画《苍鹰图》,吓得鸟雀们不敢靠近。还“侧目似愁胡”,侧目而视的神态又像含愁胡人。这位画师如果没有仔细观察过鹰的神态习性,是无法在这幅绢画上呈现出鹰的风霜肃杀之气,自然赢不得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的赞语。而北宋大书画家宋徽宗画鸟禽不但用黑漆点眼睛,让鸟的眼睛在画面凸起,“几欲活动”,更 [详细...]
    1. “海上丝绸之路”当代艺术展
    2. 从西寻东·海丝千年呓语(综合艺术) 450×200厘米 2021年 魏惠东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海上丝绸之路’当代艺术展”近日在浙江宁波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是一次以“综合材料”艺术表现为契机的大型主题性创作与展览活动。展览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主题的引导下,以当代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鲜明而又富有诗性地表现出“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和文化体量。 “‘海上丝绸之路’当代艺术展”既体现了立足传统文化精神的学术立场,又表现出在与国际当代艺术的互鉴中,实现中国当代美术文化演进的文化追求。这次创作与展览活动,根据主 [详细...]
    1. 劳动与可持续性的美好
    2. 1977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协会设立“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在此之际,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Google艺术与文化合作了其新开发的项目——Web Pocket Gallery,呈现了一个以劳动与节日为框架的虚拟主题展“劳动与节日——馆藏20世纪油画、国画和版画作品展”。 作为首个体验Google艺术与文化 Web Pocket Gallery 的中国区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以“劳动与节日”为主题策划了约40件以劳动者为题材的精品馆藏,包含了油画、版画、中国画等。其中包括吴作人的《纤夫》、张安治的《群力》、詹建俊的《起家》与侯一民的《地下工作者》、周思聪的《清晨》、孙景波的《阿佤山人》等。另外,版画作品选自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包括古元、彦涵、李桦、邓澍 [详细...]
    1. 御风而行向未来 ——长三角绘画作品联展
    2. 船台战歌(水彩) 81×110厘米 2019年 池振明 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也是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成立五周年。5月31日,“御风而行向未来——长三角绘画作品联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拉开帷幕。 本次展览由苏浙沪皖四地美协分别邀约、遴选约70件代表近年美术创作成果的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精品,共计约280件作品展出。作品风格多元、题材多样,既有表现现实题材的具象作品,也有描绘诗意风景的抽象作品。参展艺术家涵盖老中青三代,既有各地知名艺术家,还汇集了一大批中青年艺术家的优秀作品,观众既能看到当下“90后” [详细...]
    1. 美术馆高质量收藏的方式探索——以四川美术馆为例
    2. ▲ 小镇故事(版画) 330×70厘米 2014年 郭双 新时代我国的美术事业蓬勃发展,美育知识通过各种途径飞入了大众视野,人们的鉴赏能力有了质的提升,如何实现高质量收藏成了时代对我们的新要求。四川美术馆在藏品突破一万件后,对藏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新冠肺炎疫情迫使我们创新收藏方式,拓宽收藏渠道,发达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软硬件支撑。2022年四川美术馆首次尝试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美术作品,同时也首次引入社会机构进行第三方监督,从发布征集公告到完成收藏入库全过程互联网留痕。 截至目前,四川美术馆藏品中版画有1.1万余件,占藏品总数约8 [详细...]
    1. “共态时空”:20世纪中国书画的视觉情怀
    2. ▲ 拈花仕女(国画) 113×44厘米 1954年 张大千 广汇美术馆藏 20世纪前的中国绘画艺术,自唐以来,经宋元明清逐渐形成了以文人价值为核心的完整而自足的绘画体系与品评标准,成就了“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艺术语言和精神追求。进入19世纪中叶,由西方现代性加持的物质技术和思想观念迅速搅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随着启蒙与救亡运动对西学科学民主的拥抱和对儒学伦理道德的批判,中国画原有的以自我人格的修为和完善为目的的价值诉求和实践方法受到严重冲击,在中西古今间自觉求解现实人生与文化困局的方案和经验开始翻腾在时代的潮头。 [详细...]

thread
Processed in 0.304(s)   122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52(mb)